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5,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溅血
呕血
毛血
腥血
颈血
清血
血殷
蹀血
血污
汗血驹
血性
吮血
血花
刺血
雨血
《漢語大詞典》:溅血(濺血)
(1).飞溅的鲜血。 唐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溅血惭 嵇绍 ,迟行笑 褚渊 。”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2).流血。 唐 杜甫 《呀鹘行》:“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杨伦 笺注:“溅血,以病伤损流血也。”
《國語辭典》:呕血(嘔血)  拼音:ǒu xuè
吐血。《后汉书。卷七○。孔融传》:「日磾深自恨,遂呕血而毙。」《三国演义》第五二回:「见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
分類:吐血
《國語辭典》:毛血  拼音:máo xiě
1.鸟的毛和血。唐。杜甫 画鹰诗:「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2.祭神用的动物之血。《礼记。郊特牲》:「毛血,告幽全之物也。」
3.人的毛发血气。指体力。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漢語大詞典》:腥血
(1).泛指荤腥。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2).腥气的血。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元 乃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雕翎射没锦毛摧,厓石崩腾腥血溅。”
分類:腥气荤腥
《国语辞典》:颈血(颈血)  拼音:jǐng xiě
刎颈时流出的血。比喻不惜一死。《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三国演义》第四回:「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
《漢語大詞典》:清血
(1).指眼泪。 唐 杜牧 《杜秋娘》诗:“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宋 欧阳修 《〈龙茶录〉后序》:“余自以諫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餘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驾,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
(2).谓血泪。 宋 文天祥 《哭母大祥》诗:“一声鷄叫泪满牀,化为清血衣裳湿。”
分類:眼泪血泪
《漢語大詞典》:血殷
暗红。 清 沙张白 《再来诗谶记》:“公解靴出股,齿痕宛然,作血殷色。”
《國語辭典》:蹀血  拼音:dié xuè
形容杀人众多,血流成河,遂踏血而行。《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高祖武德九年》:「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也作「喋血」、「啑血」。
分類:流血杀人
《國語辭典》:血污(血汙)  拼音:xiě wū
血液沾染的痕迹。《三国演义》第七八回:「伏完、董承等二十馀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隐隐闻索命之声。」《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一个人从屋檐上掉下来,满身血污。」
《漢語大詞典》:汗血驹(汗血駒)
即汗血马。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君如汗血驹,转盻略 燕 楚 。” 明 徐渭 《六昔》诗:“昔乳煦,汗血驹;不得已,今於菟。” 清 孙枝蔚 《饮酒廿首和陶韵》之三:“气若汗血驹,耻蒙駑马名。”参见“ 汗血马 ”。
分類:汗血马
《國語辭典》:汗血马(汗血馬)  拼音:hàn xiě mǎ
1.汉时西域大宛国所出产的良种马。因其汗从肩膊流出,其色如血,故称为「汗血马」。西汉时李广利攻打大宛国,曾得此种马,贡献于汉武帝。也称为「汗马」。
2.千里马。宋。陆游〈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觉而有作〉诗:「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國語辭典》:血性  拼音:xiě xìng
刚强好义的个性。如:「这种欺凌弱小的行为,任何有血性的人看了都不会置之不理。」
《漢語大詞典》:吮血
(1).指吸出败血。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仁恻:“ 太宗 征 辽东 ,攻 白严城 ,右卫大将军 李思摩 ,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2).野兽、毒虫吸饮人血。常比喻残害人民,榨取血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怎当得做鴇儿龟子的,吮血摩牙,不管天理。” 高旭 《书感步蒋观云皎然韵》诗:“投身五浊牺牲少,吮血中原豺虎多。” 金近 《“好”人国医生》:“穷人有臭虫吮血,有了病还用得着进抽血医院吗?”
《國語辭典》:血花  拼音:xiě huā
飞溅迸射的鲜血。如:「杀鸡若不得其法,恐将血花四溅。」
分類:飞溅鲜血
《漢語大詞典》:刺血
刺手指出血。表示虔敬的一种苦行。《宣和遗事》前集:“﹝ 大观 四年﹞禁燃顶、炼臂、刺血、断指之类。”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后妃列女:“ 唐 孝女 冯 氏……誓不嫁以奉母。母病篤,刲股治之不救。葬母,乃结草庐墓下,以供晨香夕灯,侍奉如生,又刺血书经,报劬劳之恩。”
《骈字类编》:雨血
班固 西都赋 风毛雨血,洒野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