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乞天孙巧
 
乞蛛丝巧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6~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典故
蛛丝卜


《刘子》卷三〈鄙名〉
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國語辭典》:蛛丝(蛛絲)  拼音:zhū sī
蜘蛛腹内分泌的细丝。唐。杜甫〈诸葛庙〉诗:「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漢語大詞典》:蛛丝卜巧(蛛絲卜巧)
古时妇女于七夕将蜘蛛放置盒内,以结网密疏卜得巧多少的游戏。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 华清宫 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於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卜,一本作“ 才 ”。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
《漢語大詞典》:蛛丝才巧(蛛絲才巧)
见“ 蛛丝卜巧 ”。
《漢語大詞典》:蛛丝卜巧(蛛絲卜巧)
古时妇女于七夕将蜘蛛放置盒内,以结网密疏卜得巧多少的游戏。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 华清宫 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於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卜,一本作“ 才 ”。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
《國語辭典》:蛛丝马迹(蛛絲馬跡)  拼音:zhū sī mǎ jī
比喻有线索迹象可以寻查推求。清。王家贲〈别雅序〉:「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漢語大詞典》:蛛丝煤尾(蛛絲煤尾)
蛛网与灰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沈孝子负骨归葬事:“幸此书仅存,后之人掇拾於蛛丝煤尾中,尚得发幽阐隐。”
分類:蛛网灰尘
《漢語大詞典》:马迹蛛丝(馬跡蛛絲)
同“ 蛛丝马跡 ”。 《花月痕》第五回评:“碑记中写 痴珠 、 荷生 ,用一明一暗,一正一侧,而 秋痕 、 采秋 ,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正中之侧,侧中之正,草蛇灰线,马跡蛛丝。”
分類:五回
《漢語大詞典》:虫丝(蟲絲)
(1).蛛丝。 北周 庾信 《伤往》诗:“镜尘言苦厚,虫丝定几重。” 唐 杜牧 《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2).泛指其他虫类吐的丝。
(3).蚕丝。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虫丝织怨以成段,象酒蠲愁而判剂。” 唐 赵抟 《琴歌》:“七絃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分類:蛛丝蚕丝
《漢語大詞典》:横丝(横絲)
指纵横交织的蛛丝。 唐太宗 《初夏》诗:“哢鶯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漢語大詞典》:蛛绳(蛛繩)
蛛丝。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丝网张空际,蛛绳续瓦沟。”
分類:蛛丝
《國語辭典》:游丝(游絲)  拼音:yóu sī
虫类所吐的丝,飞扬于空中,称为「游丝」。春夏两季常见。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唐。皎然 效古诗:「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蝶萦花乱相续。」也作「游丝」。
《國語辭典》:游丝(遊絲)  拼音:yóu sī
虫类所吐的丝,飞扬于空中,称为「游丝」。春夏两季常见。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游丝映空转,高扬拂地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也作「游丝」。
《國語辭典》:蛛网(蛛網)  拼音:zhū wǎng
蜘蛛所结的网。唐。雍陶 秋居病中诗:「荒檐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唐。皮日休 奉题陆鲁望屋壁诗一○首之六:「水痕侵病竹,蛛网上衰花。」
《国语辞典》:游丝飞絮(游丝飞絮)  拼音:yóu sī fēi xù
游动空中的蛛丝,轻盈飘扬的柳絮。比喻随风而倒的轻浮之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四。惊鸿记。七夕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