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营蝇
 
玷白苍蝇
   
苍蝇间白黑
   
青蝇乱白黑
 
青蝇营营
 
青蝇相点
 
点蝇蚊
 
点青蝇


《毛诗正义》卷十四之三〈小雅·甫田之什·青蝇〉~489~
青蝇大夫刺幽王也,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东汉·郑玄笺:「兴者,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言止于藩欲外之令远物也。」

例句

吾观采苓什,复感青蝇诗。 吴筠 览古十四首

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 唐彦谦

堂堂削玉青蝇喧,寒鸦啄鼠愁飞鸾。 李咸用 升天行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李白 鞠歌行

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 李群玉 献王中丞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李贺 感讽五首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但将忠报主,何惧点青蝇。 林氏 送男左贬诗

共看昨日蝇飞处,并是今朝鹊喜来。 权德舆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说得卫抚州报推事使张侍御却回前刺史戴员外无事喜而有作三首

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牟融 寄永平友人二首

群蝇青苍姿游息,广庖万品无颜色。金屏成点玉成瑕,昼眠宛转空咨嗟。 卢纶 和赵给事白蝇拂歌

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

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高适 行路难

若将除害马,慎勿信苍蝇。 高适 钱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列传·中山靖王刘胜〉~2422~
建元三年,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天子置酒,胜闻乐声而泣。问其故,胜对曰:臣闻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故高渐离击筑易水之上,荆轲为之低而不食;雍门子壹微吟,孟尝君为之于邑。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夫?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阨于陈、蔡。此乃烝庶之成风,增积之生害也。
典故
蚊负山


《庄子集释》卷三下〈内篇·应帝王〉~289~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

例句

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韦承庆 直中书省

典故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列传·中山靖王刘胜〉~2423~
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唐·颜师古注曰:「蚊,古蚊字。雷,古雷字。言众蚊飞声有若雷也。」
《漢語大詞典》:蚊虻
亦作“蟁虻”。 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亦指蚊子。《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李贤 注:“言蚊虻之暂过,未以为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信安 、 沧 、 景 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 王闿运 《〈墨子校注〉序》:“遭时彊横,诸凶窃位,怙其势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纵欲,曾无采听,视匹夫所陈,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过乎前。”《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我要让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烂你的肉,小崽子!”
《國語辭典》:蚊蚋  拼音:wén ruì
蚊与蚋都是会吸人畜血液的小昆虫。泛指蚊子。如:「平日应注意居家环境卫生,清扫四周阴沟,以免孳生蚊蚋。」《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置于当中,则日无蝇虫,夜无蚊蚋。」
《國語辭典》:蚊雷  拼音:wén léi
形容众蚊聚集的声音。宋。陆游 春晚书怀诗:「暑近蚊雷先隐辚,雨前蚁垤正崔嵬。」
《國語辭典》:蚊蝇(蚊蠅)  拼音:wén yíng
蚊子和苍蝇。如:「夏天时,勤于打扫居家环境,才能避免蚊蝇滋生。」《明史。卷三○一。列女列传一。刘孝妇列传》:「越二年,姑患风疾不能起,昼夜奉汤药,驱蚊蝇不离侧。」
《國語辭典》:蚊睫  拼音:wén jié
蚊的眉睫。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北周。庾信〈小园赋〉:「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骈字类编》:蝇蚊(蝇蚊)
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 旁资老聃释迦文,共厄中年点蝇蚊。晚遇斯须何足云,君方论道承华勋。
宋 方回 初三日水长二丈早行 十日柱础汗,蝇蚊鬨帷幌。
《國語辭典》:蚊负(蚊負)  拼音:wén fù
蚊子背负山。比喻力小任重。语本《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也作「蚊蚋负山」、「蚊力负山」。
《國語辭典》:蚊子  拼音:wén zi
动物名。双翅目蚊科。形体细长,胸部有一对翅膀和三对细长的脚。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则多数以人畜的血液为食。卵产于水面,孵化为水生幼虫孑孓。能传染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也称为「白鸟」、「豹脚」、「蚊虫」。
《漢語大詞典》:蚊子船
即小炮艇。船身极小,故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日》:“西国巡海快船而外,另有砲船一类,其大者亦能行远;小者专以往来浅水,扼守口隘, 英国 号曰蚊子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水师》:“蚊子船者,助守砲臺及海口之船,状其渺小而名也,船仅十五六丈,吃水仅六七尺。”
《韵府拾遗 文韵》:饥蚊(饥蚊)
孟郊诗饥蚊尚营营
《韵府拾遗 文韵》:秋蚊
化书秋蚊之翾翾苍蝇之营营
《漢語大詞典》:蚊聚
蚊群聚集。比喻人众群聚而喧杂。 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辕门叛将,潢水餘兇,窃上相之旌旗,盗 晋阳 之管钥,帝怒斯赫,人心愈疑……议罢兵者蚊聚,请宥过者雷同。” 金 元好问 《前高山杂诗》之三:“蚊聚蛙喧杳不闻,已甘麋鹿与同羣。”参见“ 蚊雷 ”。
《國語辭典》:蚊雷  拼音:wén léi
形容众蚊聚集的声音。宋。陆游 春晚书怀诗:「暑近蚊雷先隐辚,雨前蚁垤正崔嵬。」
《國語辭典》:白璧青蝇(白璧青蠅)  拼音:bái bì qīng yíng
白璧,洁白无瑕的玉,比喻清白的人。青蝇,苍蝇,比喻卑劣佞人。白璧青蝇语本唐。陈子昂 宴胡楚真禁所诗:「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比喻善恶忠佞。《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九。龙泉记。赏菊闻报》:「为臣子莫贵忠和孝,继美于今有凤毛,白璧青蝇何足较。」
《國語辭典》:苍蝇(蒼蠅)  拼音:cāng yi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双翅目。体似家蝇而苍黑,头部黑,复眼红色,胸背有纵纹四条,体侧有粗硬毛,腹蓝分四环节,多毛。脚密生粗毛,后肢特长。夏时最多,纷集于腐臭物体上。也称为「蝇子」。
《國語辭典》:青蝇(青蠅)  拼音:qīng yí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青蝇,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刺谗人之诗。首章二句为:「营营青蝇,上于樊。」
《漢語大詞典》:蝇点(蠅點)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郑玄 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也。”后以“蝇点”比喻遭到谗人的诽谤诬蔑。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习禅二·智凯:“后以蝇点所拘,申雪无路,徙於原部。”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國語辭典》:青蝇(青蠅)  拼音:qīng yí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青蝇,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刺谗人之诗。首章二句为:「营营青蝇,上于樊。」
《國語辭典》:聚蚊成雷  拼音:jù wén chéng léi
1.蚊声虽小,但聚集众蚊之声,则声大如雷。《梁书。卷五五。列传。武陵王纪》:「季月烦暑,流金烁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以兹玉体,辛苦行阵。」
2.比喻祸患常积于忽微。《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阨于陈、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八。哲宗元祐六年》:「古人有言:『聚蚊成雷,积羽沉舟。』言寡不胜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