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浮淫
(1).划船游乐。《韩非子·说疑》:“﹝ 赵敬侯 ﹞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觴。” 陈奇猷 集释:“淫,借为游……浮游,盖谓荡舟为乐。”
(2).谓轻薄淫佚。《史记·平準书》:“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义庆 ﹞受任歷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至费损。”
(3).指轻薄淫佚之徒。 明 张居正 《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然多者不过数万,少者仅万餘,亦不必取盈焉,要在摧抑浮淫,驱之南亩。”
(4).虚浮。 汉 王充 《论衡·刺孟》:“云‘五百岁必有王者’,谁所言乎?论不实事考验,信浮淫之语。” 清 戴名世 《程偕柳〈淮南游草〉序》:“今之人举所为本与情者而无之,相与为浮淫靡丽之作而以为工,而作诗之旨失之远矣。”
(2).谓轻薄淫佚。《史记·平準书》:“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义庆 ﹞受任歷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至费损。”
(3).指轻薄淫佚之徒。 明 张居正 《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然多者不过数万,少者仅万餘,亦不必取盈焉,要在摧抑浮淫,驱之南亩。”
(4).虚浮。 汉 王充 《论衡·刺孟》:“云‘五百岁必有王者’,谁所言乎?论不实事考验,信浮淫之语。” 清 戴名世 《程偕柳〈淮南游草〉序》:“今之人举所为本与情者而无之,相与为浮淫靡丽之作而以为工,而作诗之旨失之远矣。”
《漢語大詞典》:狷浮
轻浮;虚浮。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蔡君谟帖语》:“今风俗日益媮薄,士大夫之獧浮者,於尺牘之閒,益出新巧,习贯自然。” 宋 洪迈 《京师老吏》:“今之胥徒,虽公府右职,省寺掌故,但能鼓扇獧浮,顾賕谢为业。”
《國語辭典》:浮游 拼音:fú yóu
1.游泳。如:「鱼儿们自由自在的浮游在江面落花间。」
2.周流、漫游。《淮南子。俶真》:「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
3.没有职业而到处流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4.蜉蝣的别名。参见「蜉蝣」条。
2.周流、漫游。《淮南子。俶真》:「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
3.没有职业而到处流浪。《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民浮游无事,出夫布一匹。」
4.蜉蝣的别名。参见「蜉蝣」条。
《漢語大詞典》:饰辞(飾辭)
(1).修饰言辞、文辞。《庄子·天地》:“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 汉 王充 《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銓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呼徵质为 周 郑 ,谓霍乱为 博陆 。”
(2).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
(3).指虚浮不实之辞。《汉书·王嘉传》:“时冬月未尽二旬,而 相 心疑 云 寃,狱有饰辞。” 颜师古 注:“饰辞,假饰之辞,非其实也。”
(2).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
(3).指虚浮不实之辞。《汉书·王嘉传》:“时冬月未尽二旬,而 相 心疑 云 寃,狱有饰辞。” 颜师古 注:“饰辞,假饰之辞,非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