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掠虏(掠虜)
见“ 掠卤 ”。
《漢語大詞典》:掠卤(掠鹵)
亦作“ 掠掳 ”。亦作“ 掠虏 ”。 掳掠;抢劫。史记·高祖本纪:“又与 秦 军战於 蓝田 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汉书·酷吏传·咸宣:“小羣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 宋 苏辙 《西戎论》:“中国坚坐而相守,不出十年,彼外无所掠虏,将不忍而热中,将反而求以相詬,以为起兵之名。” 明 归有光 《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帖》:“大抵此县湖山阻深,掠卤之习,浸以成俗。” 清 倦圃野老 《庚癸纪略》:“十六日, 苏城 附近乡村,贼放火掠掳。”
分類:掳掠抢劫
《高级汉语词典》:虏囚
俘虏
《高级汉语词典》:虏伏
如俘虏一样降服
《漢語大詞典》:蛮虏(蠻虜)
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三国 魏 曹睿 《善哉行》:“我徂我征,伐彼蛮虏。”
《漢語大詞典》:悍虏(悍虜)
凶悍不驯的奴仆。韩非子·显学:“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严家无悍虏,篤责急也。”
分類:凶悍奴仆
《漢語大詞典》:守虏(守虜)
见“ 守钱虏 ”。
《國語辭典》:守钱虏(守錢虜)  拼音:shǒu qián lǔ
财多而吝啬的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也称为「看钱奴」。
《國語辭典》:守财虏(守財虜)  拼音:shǒu cái lǔ
财多而吝啬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何苦空积攒著,做守财虏,倒与他们受用!」也作「看钱奴」。
《漢語大詞典》:收虏(收虜)
收捕俘虏。汉书·霍去病传:“ 汉 兵即度幕,人马罢, 匈奴 可坐收虏耳。”
分類:收捕俘虏
《漢語大詞典》:老虏(老虜)
詈词。犹老奴。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始皇 望见 侯生 ,大怒曰:‘老虏不良,诽谤而主,迺敢復见我!’”
分類:詈词
《漢語大詞典》:虏子(虜子)
古 蜀 人对中原人的贬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今 蜀 人谓中原人为虏子, 东坡 诗‘久客厌虏饌’是也。因目北人仕 蜀 者为‘虏官’。”
《漢語大詞典》:羁虏(羈虜)
谓俘虏而羁留。汉书·金日磾传赞:“ 金日磾 夷狄亡国,羈虏 汉 庭。”
分類:俘虏羁留
《漢語大詞典》:仆虏(僕虜)
奴仆。古以俘虏为家奴,故亦谓奴仆为仆虏。列子·周穆王:“吾昼为僕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 汉 刘向 说苑·尊贤:“任庖人钓屠,与仇讐僕虏,非阿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兵兴之世,武贵文寝,俗人视儒士如僕虏,见经誥如芥壤者,何哉?由於声名背乎此也。”
《漢語大詞典》:禽虏(禽虜)
擒捉敌人。韩非子·显学:“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鬭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
分類:擒捉敌人
《漢語大詞典》:剧虏(劇虜)
势力强大的敌寇。后汉书·耿弇传:“ 陈俊 谓 弇 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 明 朱鼎《玉镜台记·召太真》:“剧虏驍夷皆授首,狂夫犯顺敢攖锋。”
《漢語大詞典》:虏役(虜役)
(1).奴隶;奴仆。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2).谓奴役。后汉书·岑彭传:“ 彭 见诸耆老,为言大 汉 哀愍 巴 蜀 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