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9,分4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行藏
藏之
藏书
深藏
昂藏
宝藏
宝藏
中藏
家藏
藏身
退藏
收藏
藏山
左藏
珍藏
《國語辭典》:行藏  拼音:xíng cáng
1.出处、动向。《文选。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
2.底细、来历。《元史。卷一五三。杨奂传》:「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我为你看破了行藏,也是缘分尽了。」
《韵府拾遗 支韵》:藏之
左传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
分类:藏之
《國語辭典》:藏书(藏書)  拼音:cáng shū
1.收藏书籍。《韩非子。喻老》:「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红楼梦》第四二回:「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
2.收藏的书籍。宋。赵抃 书院诗:「雨久藏书蠹,风高老屋斜。」
3.书名。明李贽撰。泛论古今,不以示人,故称为「藏书」。
《国语辞典》:深藏  拼音:shēn cáng
深深的隐藏。如:「这段甜美的回忆,将永远深藏在我的心中。」
《國語辭典》:昂藏  拼音:áng cáng
气宇轩昂。《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
《漢語大詞典》:宝藏(寶藏)
珍藏。史记·龟策列传:“至 周室 之卜官,常宝藏蓍龟。”礼记·曲礼下“在府言府” 汉 郑玄 注:“府,谓宝藏货贿之处也。”朱子语类卷二十:“常人褊迫,但闻得些善言,写得些文字,便自宝藏之以为己物,皆他人所不得知者。” 清 何焯 《〈菰中随笔〉序》:“如此细书者,不知能宝藏否?若随付之鼠齿虫穿,不惟有负於先生,而亦重生民之不幸矣。”
分類:宝藏珍藏
《國語辭典》:宝藏(寶藏)  拼音:bǎo zàng
1.蕴藏于地下或山间的天然资源。《礼记。中庸》:「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聊斋志异。卷一○。胭脂》:「宝藏在山间,误认却在水边。」
2.储藏的珍贵物品。如:「这些书画,是他的宝藏。」《宋史。卷二四八。公主列传。太宗七女》:「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欲以观其志,主独无所取。」
《國語辭典》:中藏  拼音:zhōng zàng
1.西藏地方的中部。
2.内脏。《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其人嗜粥,故中藏实。」
《漢語大詞典》:家藏
家中收藏的。新唐书·于休烈传:“ 韦述 以其家藏《国史》百三十篇上献。”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顾求书之詔屡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册府。”《三国演义》第八回:“次日,便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 吕布 。”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考证·氏籍:“ 彭门 寇钧国 ,家藏 李廷珪 下至 潘谷 十三人制墨。”
分類:家藏收藏
《國語辭典》:藏身  拼音:cáng shēn
藏匿、安身。如:「藏身之所」、「大家守望相助,盗贼自然无处藏身。」
分類:藏身安身
《漢語大詞典》:退藏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國語辭典》:退藏于密(退藏於密)  拼音:tuì cáng yú mì
退隐藏身,不使人知,而使才能存养于内。《易经。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國語辭典》:收藏  拼音:shōu cáng
收集储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殷氏收藏,没一些儿放空。」《老残游记》第七回:「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板书。」
《分类字锦》:藏山
庄子藏金于山藏珠于渊淮南子舜深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所以塞贪鄙之心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左藏
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 晋 有左右藏令,属少府。 北齐 、 隋 属太府寺。 唐 代左藏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 宋 初诸州贡赋均输左藏。 南宋 又设左藏南库。 元 代禁中左藏掌收支常课和买纱罗布绢等物。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东西使班·左藏:“通典曰: 汉 有中藏。 晋 有左右藏…… 唐 有左藏库。《百官志》曰:左藏, 晋 始有之也。《东京记》曰:国初止一库, 兴国 二年分三库,曰钱币、金银、匹帛。 淳化 三年,分置左右,右纳左给凡六库。四年废右,分左藏库为四库,曰钱金银,曰丝緜,曰生白匹帛,曰杂色匹帛。 祥符 二年,併金银丝緜为一。七年併生白杂色为生熟匹帛。”
《漢語大詞典》:珍藏
收藏宝物的府库。 南朝 宋 范晔 《宦者传论》:“南金、和宝、冰紈、雾縠之积,盈牣珍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