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24,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左藏
珍藏
珍藏
包藏
三藏
藏春
帑藏
藏舟
盖藏
秘藏
秘藏
山藏
藏鸦
龙藏
内藏
《漢語大詞典》:左藏
古代国库之一,以其在左方,故称左藏。 晋 有左右藏令,属少府。 北齐 、 隋 属太府寺。 唐 代左藏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 宋 初诸州贡赋均输左藏。 南宋 又设左藏南库。 元 代禁中左藏掌收支常课和买纱罗布绢等物。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东西使班·左藏:“通典曰: 汉 有中藏。 晋 有左右藏…… 唐 有左藏库。《百官志》曰:左藏, 晋 始有之也。《东京记》曰:国初止一库, 兴国 二年分三库,曰钱币、金银、匹帛。 淳化 三年,分置左右,右纳左给凡六库。四年废右,分左藏库为四库,曰钱金银,曰丝緜,曰生白匹帛,曰杂色匹帛。 祥符 二年,併金银丝緜为一。七年併生白杂色为生熟匹帛。”
《漢語大詞典》:珍藏
收藏宝物的府库。 南朝 宋 范晔 《宦者传论》:“南金、和宝、冰紈、雾縠之积,盈牣珍藏;嬙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綺室。”
《國語辭典》:珍藏  拼音:zhēn cáng
1.妥善、慎重的保藏著。宋。苏轼 答吴子野书:「扶劣膏不识其为何物,但珍藏之,莫测所用。」《红楼梦》第五三回:「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
2.贵重的收藏品。《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文选。潘岳。西征赋》:「班述陆海珍藏,张叙神皋隩区。」
《國語辭典》:包藏  拼音:bāo cáng
隐含、隐藏。《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交结阉官,包藏祸心。」《三国演义》第二一回:「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也作「苞藏」。
《國語辭典》:三藏  拼音:sān zàng
佛教用语:(1)佛教经典的总称。包括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经藏是指以佛说法的形式创作的典籍;律藏虽同是以佛说的形式,但内容都和戒律有关;论藏是佛弟子或后世论师阐释经义的作品。宋。承迁〈金师子章序〉:「设有说道超他,入经藏,对三藏胜论议人否?」(2)三藏法师的简称。参见「三藏法师」条。唐。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證圣年中奉敕与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译华严经。」
《分类字锦》:藏春
方干 半日雨藏春。
分类:
《國語辭典》:帑藏  拼音:tǎng zàng
1.储藏财币的府库,通常指国库。《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诸宝物名、帑藏、钱谷官,皆宦者领之。」《明史。卷一五七。列传。陈俊》:「时州县残破,帑藏殚虚。」
2.财产、财货。明。刘元卿《贤奕编。卷三。警谕》:「又有富人子自童亡外,既长,行乞过家而不识也。其父识引之,子复家,授以帑藏,退不敢当。」《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须不惜一年粮运,不惜数万帑藏,开挑正河,宽限责成,乃为一劳永逸。」
《漢語大詞典》:藏舟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王先谦 集解:“舟可负,山可移。 宣 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唐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之二:“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唐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之二:“遽闻伤别剑,忽復叹藏舟。”
分類:不断
《國語辭典》:盖藏(蓋藏)  拼音:gài cáng
掩盖储存。《礼记。月令》:「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
《漢語大詞典》:秘藏(祕藏)
亦作“ 祕臧 ”。 珍藏;秘密隐藏。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祕藏巾衍,铭鏤肺肝。”
《漢語大詞典》:秘藏(祕藏)
亦作“ 祕臧 ”。
(1).指隐藏或珍藏的大宗之物。 汉 王逸 《九思·守志》:“睹祕藏兮寳珍,就 傅説 兮倚龙。”汉书·刘歆传:“﹝ 孝成皇帝 ﹞乃陈发祕臧,校理旧文。”
(2).比喻奥秘。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与夫发天地之祕藏,知鬼神之情状者,合其心矣。”
(3).即秘密藏。佛教语。谓非凡常所可了知的秘密法门。
《骈字类编》:山藏
唐 孟浩然 梅道士水亭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分类字锦》:藏鸦(藏鸦)
李商隐 谑柳诗 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罗虬 比红儿诗 藏鸦门外诸年少,不识红儿未是狂。
分类:
《國語辭典》:龙藏(龍藏)  拼音:lóng zàng
1.佛教传说龙树从龙宫中取得大乘经典流布人间,故称大乘经典为龙藏。唐。德宣 隋司徒陈公舍宅造寺碑:「济八苦于无明之河,秘密成伊;演龙藏于三千世界,童蒙求我。」
2.清雍正十三年(西元1735)至乾隆三年(西元1738),在北京刻印的敕版藏经。七百一十八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以明北藏为底本,略有增减。也称为「清藏」。
《國語辭典》:龙藏寺碑(龍藏寺碑)  拼音:lóng zàng sì bēi
隋开皇六年(西元586)所建立的石碑,在今河北省定县东龙藏寺。石碑上字画遒劲,上承六朝馀风,下开欧虞之体,堪为隋碑第一。
分類:正书书法
《漢語大詞典》:内藏
(1).内库。多指宫内的仓库。汉书·蒯通传:“鋭气挫于嶮塞,粮食尽于内藏,百姓罢极,无所归命。”南史·萧藻传:“初, 邓元起 之在 蜀 也,崇于聚敛,财货山积。金玉珍帛为一室,名为内藏;綺縠锦罽为一室,号曰外府。”元史·世祖纪九:“禁中出纳分三库:御用宝玉、远方珍异隶内藏。”
(2).内脏。藏,脏。灵枢经·本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参见“ 内臟 ”。
《國語辭典》:内脏(內臟)  拼音:nèi zàng
人或动物的胸腔和腹腔内所包藏的各种器官。如心、肺、胃、肝、脾、肾、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