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三千大千世界藏
三界藏
三无尽庄严藏
三藏
小乘三藏
大乘三藏
密教三藏
大小三藏
三藏教
三藏法师
三藏法数
三藏学者
三宝藏
佛类词典(续上)
十藏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三千大千世界藏
三界藏
三无尽庄严藏
三藏
小乘三藏
大乘三藏
密教三藏
大小三藏
三藏教
三藏法师
三藏法数
三藏学者
三宝藏
十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藏)
(名数)(参见:藏)
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
【佛学常见辞汇】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
【佛学常见辞汇】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證契大乘经之异名。
(经名)證契大乘经之异名。
三千大千世界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三界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界含藏一切众生的烦恼。
(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界含藏一切众生的烦恼。
三无尽庄严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身口意三密各无量无边而无边际,故称为三无尽庄严藏。大疏一曰:「所谓庄严者,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仪,如是威仪无非密印。从一平等语音普现一切音声,如是音声,无非真言。从一平等心普现一切本尊,如是本尊,无非三昧。然此一一三业差别之相,皆无边际不可度量,故名无尽庄严藏也。」
(术语)如来之身口意三密各无量无边而无边际,故称为三无尽庄严藏。大疏一曰:「所谓庄严者,从一平等身,普现一切威仪,如是威仪无非密印。从一平等语音普现一切音声,如是音声,无非真言。从一平等心普现一切本尊,如是本尊,无非三昧。然此一一三业差别之相,皆无边际不可度量,故名无尽庄严藏也。」
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Tripit!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u%trapit!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t!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槃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参见:三字部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又云善治。谓能治众生之恶,如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故名律也。
〔三、阿毗达磨藏〕,梵语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华言论。论者,论议也。瑜伽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论也。(梵语瑜伽,华言相应。)
(术语)Tripit!aka,经律论也。此三者,各包藏文义,故名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因之而通三藏达三学者,称为三藏。特为真谛玄奘等翻译师之称号。其梵名一一列之于下。一、素呾缆藏Su%trapit!aka,旧曰修多罗藏,译曰綖,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綖之贯花鬘,故喻之以綖。然经者训常训法,以圣人之言而名之。且经之持纬恰具綖之义,故译家易綖以经。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三、阿毗达磨藏Abhidharmapit!aka,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槃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此三藏有三种:一、小乘之三藏,二、大乘之三藏,三、大小之三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参见:三字部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三藏者,谓经律论,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皆名藏。
〔一、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合也。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名契经也。
〔二、毗柰耶藏〕,梵语毗柰耶,华言律,又云善治。谓能治众生之恶,如世法律则能断决重轻之罪,故名律也。
〔三、阿毗达磨藏〕,梵语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华言论。论者,论议也。瑜伽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论也。(梵语瑜伽,华言相应。)
小乘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此三藏之根本皆佛说,于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于小乘,故于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诃衍藏Maha%ya%napit!aka,以对小乘之三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诃迦叶于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中略)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天台据之,于四教之中呼小乘教为三藏教。然于小乘宗之中如经量部不许佛说之论藏。谓论藏者如来灭后弟子之所说。故世亲于俱舍论之初叙有部宗之义曰:「离择法定无馀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此依经量部之意示论藏之佛说,非己所信,故置传字者。因而众贤于正理论之初痛驳之。今案结集小乘之三藏以三藏为小乘之别名,虽在佛灭后,而佛在世时,其教法中既有三藏分别之存在,其證文不一。智度论百曰:「佛在世时无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迦Ma%tr!ka比丘。」(摩多罗迦论藏之异名也)。毗奈耶杂事十四曰:「缘在室罗伐罗城,时有苾刍名毛血。(中略)见佛说法于三藏经说地狱苦。」同十八曰:「三藏经中有疑处除我更无能答者。」同三十四曰:「贼言:圣者仁是三藏。持经律论耶?苾刍亦同前答。(中略)佛言汝等苾刍善闲经律论。」此等皆佛在世之事也。因是可知佛在世已有三藏之名矣。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的经律论三藏,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
(术语)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此三藏之根本皆佛说,于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于小乘,故于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诃衍藏Maha%ya%napit!aka,以对小乘之三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诃迦叶于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师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中略)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天台据之,于四教之中呼小乘教为三藏教。然于小乘宗之中如经量部不许佛说之论藏。谓论藏者如来灭后弟子之所说。故世亲于俱舍论之初叙有部宗之义曰:「离择法定无馀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此依经量部之意示论藏之佛说,非己所信,故置传字者。因而众贤于正理论之初痛驳之。今案结集小乘之三藏以三藏为小乘之别名,虽在佛灭后,而佛在世时,其教法中既有三藏分别之存在,其證文不一。智度论百曰:「佛在世时无有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迦Ma%tr!ka比丘。」(摩多罗迦论藏之异名也)。毗奈耶杂事十四曰:「缘在室罗伐罗城,时有苾刍名毛血。(中略)见佛说法于三藏经说地狱苦。」同十八曰:「三藏经中有疑处除我更无能答者。」同三十四曰:「贼言:圣者仁是三藏。持经律论耶?苾刍亦同前答。(中略)佛言汝等苾刍善闲经律论。」此等皆佛在世之事也。因是可知佛在世已有三藏之名矣。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的经律论三藏,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
大乘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
(术语)依智度论之意则三藏为小乘之特称,而大乘为一修多罗藏。依摄大乘论之意,则大乘中亦有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阿毗达磨经此土不译唯识论中往往引之),然是为一修多罗藏之分类,故名之为总部之三藏。小乘之三藏,称为别部之三藏。玄奘译世亲摄论释一曰:「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的经律论三藏,华严经等为经藏,梵网经等为律藏,阿毗达磨经等为论藏。
密教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日本以东寺为密场。置五十比丘习密教三藏。三藏者。大毗卢遮那金刚顶经等二百卷密修多罗也。苏婆呼经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密毗奈耶也。菩提心,诃摩衍等十一卷密阿毗昙也。
(术语)日本以东寺为密场。置五十比丘习密教三藏。三藏者。大毗卢遮那金刚顶经等二百卷密修多罗也。苏婆呼经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密毗奈耶也。菩提心,诃摩衍等十一卷密阿毗昙也。
大小三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合论大小乘而立三藏:一声闻藏,二缘觉藏,三菩萨藏也。见阿阇世王经下,嘉祥法华义疏十。又,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三佛藏也。见释氏要览中。
(术语)合论大小乘而立三藏:一声闻藏,二缘觉藏,三菩萨藏也。见阿阇世王经下,嘉祥法华义疏十。又,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三佛藏也。见释氏要览中。
三藏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灭之年,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之三藏,而为该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谓之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之三藏,部帙整然而分之者,因以之为一摩诃衍藏,与彼小乘之三藏二者对峙。此智度论之意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所立四教之一,指小乘教,因佛入灭之后,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三藏时,偏重于收集小乘的教理,故叫小乘为三藏教。
(术语)天台所立四教之一。指一切之小乘教。佛入灭之年,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之三藏,而为该收小乘一切之教理者,故呼小乘谓之三藏教。大乘亦有三藏之别,然非如小乘之三藏,部帙整然而分之者,因以之为一摩诃衍藏,与彼小乘之三藏二者对峙。此智度论之意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宗所立四教之一,指小乘教,因佛入灭之后,大迦叶等结集经律论三藏时,偏重于收集小乘的教理,故叫小乘为三藏教。
三藏法师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称则为法师之美称,特称则指唐之玄奘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称呼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比丘。
(术语)通称则为法师之美称,特称则指唐之玄奘三藏。
【佛学常见辞汇】
称呼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比丘。
三藏法数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书名)具名大明三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三藏学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指小乘之学人。
(术语)指小乘之学人。
三宝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法僧也。此三者,藏一切之功德,故云宝藏。新译仁王经中曰:「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藏。」(众者僧也)。【又】经律论之三藏。【又】声闻,缘觉,菩萨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指佛法僧,因佛法僧含藏一切的功德。2。指经律论三藏。
(名数)佛法僧也。此三者,藏一切之功德,故云宝藏。新译仁王经中曰:「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藏。」(众者僧也)。【又】经律论之三藏。【又】声闻,缘觉,菩萨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指佛法僧,因佛法僧含藏一切的功德。2。指经律论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