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尉藉
慰劳,抚慰。后汉书·窦融传:“帝復遣 席封 赐 融 、 友 书,所以尉藉之甚备。”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所以尉藉之甚厚。” 胡三省 注:“尉,与慰同。尉,安也。藉,荐也。”
分類:慰劳抚慰
《漢語大詞典》:跆藉
亦作“ 跆籍 ”。
(1).践踏。汉书·天文志:“因以 张楚 并兴,兵相跆籍, 秦 遂以亡。”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诗文当句对:“貙兕作威,风云动色,乘其跆藉,取彼鲸鯢,自卯及酉,来拒復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贼阵乱,自相跆藉。”
(2).犹凌越,轻慢。《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凌轢卿相,謿哂豪桀,笼罩靡前,跆籍贵势。” 张铣 注:“跆籍,犹残暴也。言不畏贵势之士也。”明史·王正志传:“自矿税兴,中使四出,跆籍有司。”
《漢語大詞典》:冯藉(馮藉)
犹凭藉。宋书·恩倖传序:“徒以冯藉世资,用相陵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亲附中朝,冯藉声灵,折冲外侮,自 明 至今,卒收其效。”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彝何为而作也?大盗窃国,予智自雄,冯藉政治之枢机,戕贼风俗之大本。”
分類:凭藉
《漢語大詞典》:阶藉(階藉)
凭借,依靠。《晋书·桓豁传》:“臣实凡人,量无远致,阶藉门宠,遂叨非据。”宋书·黄回传:“ 齐王 以 回 终为祸乱,乃上表曰:‘ 黄回 出自厮伍,本无信行,仰值 泰始 ,谬被驱驰,阶藉风云,累叨显伍。’”《魏书·陈建传》:“臣以凡近,识无远达,阶藉先宠,遂荷今任。”
分類:凭借依靠
《漢語大詞典》:韫藉(韞藉)
含蓄而不显露。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二:“韞藉乃涵养重厚,不露圭角之意。故前史谓有局量,不令人窥见浅深,而风流闲雅者为韞藉。” 明 王九思 《醉花阴·寿康太史尊人长洲公》套曲:“风流韞藉,举瑶觴趋走迭。”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如曰省躬罪己,原属隐情,难使他人共睹,若是则有包含韞藉之法。”
《國語辭典》:藉词(藉詞)  拼音:jiè cí
假藉言词,以为推卸的理由。《清会典。卷一八一。户部。库藏》:「不得以无人挑选,藉词推诿。」
分類:托词借口
《國語辭典》:藉助  拼音:jiè zhù
靠著别人或事物的帮助。如:「依赖心重的人,凡事总希望能藉助于他人。」
分類:藉助借助
《國語辭典》:藉端  拼音:jiè duān
假托事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只是苦了我们行客,入店投宿,出店上路,都要稽查。地保衙役,便藉端骚扰。」也作「借端」。
《漢語大詞典》:浪藉
亦作“ 浪籍 ”。 狼藉,散乱不整。 宋 陆游 《春感》:“叉鱼浪藉 漾水 浊,猎虎蹴蹋 南山 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更餘兀守岑寂,何来俏脸添悲慽!添悲慽,向时淹润,这番浪籍。”
《漢語大詞典》:席藉
凭借;倚仗。旧五代史·僭伪传三·王建:“ 茂贞 虽常才,然名望宿素,与 朱公 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韩生 所谓入为扞蔽、出为席藉是也。”
分類:凭借倚仗
《漢語大詞典》:温藉
亦作“温籍”。 含蓄;宽容包涵。温,通“ 蕰 ”。《诗·小雅·小宛》“饮酒温克” 汉 郑玄 笺:“中正通知之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汉书·酷吏传·义纵:“治敢往,少温籍,县无逋事,举第一。” 颜师古 注:“‘少温籍’,言无所含容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温藉者,含蓄有餘之意。或作醖藉,又作蕰藉。”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
《国语辞典》:藉故  拼音:jiè gù
假托事故。如:「他常藉故缺席。」
《漢語大詞典》:藉没
没收。藉,通“ 籍 ”。后汉书·宦者传·侯览:“ 俭 遂破 览 冢宅,藉没资财,具言罪状。” 刘师培 《悲佃篇》:“至于 宋 代,奸宄之臣,以殖产为务,及罪恶贯盈,则藉没其产为官田。”
分類:没收
《漢語大詞典》:藉稿
坐卧于草荐之上。谓谢罪待刑。
《漢語大詞典》:践藉(踐藉)
践踏;摧残。南齐书·高帝纪上:“贼马自相践藉死。”魏书·肃宗纪:“古帝诸陵,多见践藉。”初学记卷二九引 唐 虞世南 《狮子贼》:“践藉则林麓摧残,哮呼则江河振荡。”
分類:践踏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