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关人物
裴頠谈薮
相关人物
裴頠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传》附《裴頠传》
頠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頠若武库,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兴隆国嗣」。诏頠袭爵,頠固让,不许。太康二年,徵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初,頠兄子憬为白衣,頠论述世勋,赐爵高阳亭侯。杨骏将诛也,骏党左军将军刘豫陈兵在门,遇頠,问太傅所在。頠绐之曰:「向于西掖门遇公乘素车,从二人西出矣。」豫曰:「吾何之?」頠曰:「宜至廷尉。」豫从頠言,遂委而去。寻而诏頠代豫领左军将军,屯万春门。及骏诛,以功当封武昌侯,頠请以封憬,帝竟封頠次子该。頠苦陈憬本承嫡,宜袭钜鹿,先帝恩旨,辞不获命。武昌之封,己之所蒙,特请以封憬。该时尚主,故帝不听。累迁侍中。时天下暂宁,頠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皇太子既讲,释奠祀孔子,饮飨射侯,甚有仪序。又令荀藩终父勖之志。铸钟凿磬,以备郊庙朝享礼乐。頠通博多闻,兼明医术。荀勖之修律度也,检得古尺,短世所用四分有馀。頠上言:「宜改诸度量。若未能悉革,可先改太医权衡。此若差违,遂失神农、岐伯之正。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由此也。」卒不能用。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頠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頠若武库,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贾充即頠从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勋,不幸嫡长丧亡,遗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兴隆国嗣」。诏頠袭爵,頠固让,不许。太康二年,徵为太子中庶子,迁散骑常侍。惠帝即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初,頠兄子憬为白衣,頠论述世勋,赐爵高阳亭侯。杨骏将诛也,骏党左军将军刘豫陈兵在门,遇頠,问太傅所在。頠绐之曰:「向于西掖门遇公乘素车,从二人西出矣。」豫曰:「吾何之?」頠曰:「宜至廷尉。」豫从頠言,遂委而去。寻而诏頠代豫领左军将军,屯万春门。及骏诛,以功当封武昌侯,頠请以封憬,帝竟封頠次子该。頠苦陈憬本承嫡,宜袭钜鹿,先帝恩旨,辞不获命。武昌之封,己之所蒙,特请以封憬。该时尚主,故帝不听。累迁侍中。时天下暂宁,頠奏修国学,刻石写经。皇太子既讲,释奠祀孔子,饮飨射侯,甚有仪序。又令荀藩终父勖之志。铸钟凿磬,以备郊庙朝享礼乐。頠通博多闻,兼明医术。荀勖之修律度也,检得古尺,短世所用四分有馀。頠上言:「宜改诸度量。若未能悉革,可先改太医权衡。此若差违,遂失神农、岐伯之正。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由此也。」卒不能用。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例句
张凭理窟,裴頠谈薮。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山薮(山藪)
(1).山深林密的地方。《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 汉 马融 《广成颂》:“乃储精山藪,歷思河泽。”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鸟兽以山藪为家,而豢养於樊笼之中,非其情也。”
(2).山林与湖泽。《后汉书·梁冀传》:“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大雅含弘,量苞山藪。” 张铣 注:“言量度广远,可以苞括山藪。”
(3).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后汉书·谢弼传》:“臣山藪顽闇,未达国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已西渡,尽封还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唯陛下听野人山藪之愿,使一老者得尽微命。”《南齐书·明僧绍传》:“山藪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 戴公 故事耳。”
(2).山林与湖泽。《后汉书·梁冀传》:“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大雅含弘,量苞山藪。” 张铣 注:“言量度广远,可以苞括山藪。”
(3).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后汉书·谢弼传》:“臣山藪顽闇,未达国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已西渡,尽封还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唯陛下听野人山藪之愿,使一老者得尽微命。”《南齐书·明僧绍传》:“山藪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 戴公 故事耳。”
《國語辭典》:逋逃薮(逋逃藪) 拼音:bū táo sǒu
罪犯逃亡时躲藏的巢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刘孝标注引《晋阳秋》:「而峻拥兵近甸,为逋逃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又把六十年前民风淳朴的地方,变了个轻浮险诈逋逃薮。」
分類:逃亡者
《國語辭典》:逋逃薮(逋逃藪) 拼音:bū táo sǒu
罪犯逃亡时躲藏的巢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刘孝标注引《晋阳秋》:「而峻拥兵近甸,为逋逃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又把六十年前民风淳朴的地方,变了个轻浮险诈逋逃薮。」
分類:逃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