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著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制作 拼音:zhì zuò
制造、制定。《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我本朝太祖定了天下,大功不差似汤武,却全然不曾制作礼乐。」
《國語辭典》:制作(製作) 拼音:zhì zuò
将原料或粗制品做成器物或精制品。也作「制造」。
《國語辭典》:笔削(筆削) 拼音:bǐ xuè
笔,记载。削,删除。古代用竹简记载文字,有所更改就用书刀刮削,所以称为「笔削」。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后用作请人修改诗文的敬称。《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蓄笔削之刑,怀轻重之意。」唐。
韩愈 :「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
《高级汉语词典》:撰述 拼音:zhuàn shù
著述
《國語辭典》:连缀(連綴) 拼音:lián zhuì
连接、联结。如:「百叶窗是由许多横木板或塑胶片连缀而成。」《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自东涧兵相连缀四十里中,方得至陕,乃结营自守。」
《漢語大詞典》:制述(製述)
著述。
《周书·韦夐传》:“旧所製述,咸削其藁,故文笔多竝不存。” 隋
王通 《中说·王道》:“ 江州府君 之述曰
《五经决録》五篇,其言圣贤製述之意备矣。”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东晋 谢太傅 墓碑,但树贞石,初无文字,盖重难製述之意也。”
《漢語大詞典》:编述(編述)
著述;编辑。亦指著述或编辑之文。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第奇秘闕逸,较前少损,所增多近代编述耳。”
《红楼梦》第一回:“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之人。” 谢觉哉
《学语集锦》:“一种是读书,一种是用书。读是为着用,搜集、考证、编述,供他人使用。”
《漢語大詞典》:缀述(綴述)
(1).犹著述。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杜韩柳有优劣》:“若其祖述坟典,宪章
《骚》《雅》,上传三古,下笼百氏,横行濶视於缀述之场者, 子厚 一人而已。”
《清史稿·礼志一》:“ 德宗 季叶,设礼学馆,博选耆儒,将有所缀述。”
(2).见“ 缀术 ”。
《漢語大詞典》:缀术(綴術)
(1).古代天文学的一种测算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求星辰之行,步气朔消长,谓之‘缀术’。”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前世修历,多只增损旧历而已,未曾实考天度。其法须测验每夜昏晓夜半月及五星所在度秒,置簿録之。满五年,其间剔去云阴及昼见日数外,可得三年实行,然后以算术缀之,古所谓‘缀术’者此也。”
(2).亦作“ 缀述 ”。书名,算经十书之一。 南朝 齐 祖冲之 撰,六卷。
《隋书·经籍志》著录,又见
《律历志》。
《南齐书》、
《南史》中
《祖冲之传》皆作“缀述”。 唐 王孝通
《〈缉古算经〉进书表》谓为 祖暅之 作。 唐 代明算科用书十二种,中有
《缀述》,学习年限为三年。该书久已失传,据
《隋书·律历志》、
《〈缉古算经〉序》和
《九章算术》( 李淳风 注),
《缀术》中可能有精密的圆周率,三次方程的解法和正确的球体积计算等成就。
《漢語大詞典》:创述(創述)
创造;著述。 清
薛福成 《书工商核给凭单之例》:“其用费,则虽斥私财贷巨债而不惜也;其用力,则虽积祖孙父子之创述而不倦也。”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三章二:“这正是当日史学观念的进步,表示不能满意于
《春秋》式的史书,而不得不另有所创述了。”
《漢語大詞典》:缀叙(綴叙)
犹著述。
《后汉书·荀悦传》:“於是缀叙旧书,以述
《汉纪》。”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
《漢語大詞典》:造述
著述;著作。 清
龚自珍 《三别好诗》序:“兹得春三十有一,得秋三十有二,自揆造述,絶不出三君,而心未能舍去。” 清
曾国藩 《与朱仲我书》:“以生平於小学致力甚浅,不敢有所造述。”
《漢語大詞典》:笺述(箋述)
犹著述。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明代两异人》:“ 仲言 无目, 公起 口哑耳聋,两君乃能勤於笺述,不废吟咏,是难能也。”
《漢語大詞典》:草玄
指 汉 扬雄 作
《太玄》。
《汉书·扬雄传下》:“ 哀帝 时, 丁 、 傅 、 董贤 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 雄 方草
《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草
《玄》吾岂敢,赋或似 相如 。”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词:“孤负寻常 山简 醉,独自,故应知子草
《玄》忙。” 清
沈炯 《书怀》诗:“草
《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國語辭典》:汗简(汗簡) 拼音:hàn jiǎn
1.一种古代制作竹简的程序。参见「杀青」条。
2.书名。宋朝郭忠恕所撰的字书,三卷。体例、分类完全依照《说文解字》。所徵引古文七十一家。为后来谈古文者所依据。
《漢語大詞典》:群言
谓各家著述。
《后汉书·蔡邕传》:“乃斟酌羣言,韙其是而矫其非,作
《释诲》以戒厉云尔。” 晋
陆机 :“倾羣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晋书·儒林传·韦謏》:“雅好儒学,善著述,於羣言祕要之义,无不综览。”
《國語辭典》:野史 拼音:yě shǐ
私家记载的历史。相对于正史而言。唐。
陆龟蒙 〈〉诗:「自爱垂名野史中,宁论抱困荒城侧。」《红楼梦》第一回:「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也称为「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