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医剂(醫劑)
药剂。新唐书·李逢吉传:“父 颜 ,有痼疾, 逢吉 自料医剂,遂通方书。”
分類:药剂
《國語辭典》:药石(藥石)  拼音:yào shí
1.方药与砭石。皆治病的药物。《文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周书。卷一五。李弼传》:「辉常卧疾期年,太祖忧之,日赐钱一千,供其药石之费。」
2.规劝人改过迁善的话。《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孟孙之恶我,药石也。」
《國語辭典》:丹药(丹藥)  拼音:dān yào
道家修炼丹术所烧炼的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能以药草鍊成丹药,铅铁为金,死汞为银。」
《漢語大詞典》:引子
带领幼雏。 唐 杜甫 《晴》诗之二:“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分類:引子带领
《漢語大詞典》:醪醴
(1).醪酒,甜酒。庄子·盗跖:“今富人耳营钟鼓筦籥之声,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沃酹醪醴,撞金伐革。” 宋 张耒 《春雪》诗之二:“田桑既有裕,醪醴亦餘溢。”明史·张居正传:“两宫亦各遣大璫 李绮 、 李用 宣諭,赐八宝金钉川扇、御膳、饼果、醪醴。”
(2).中药剂型之一。即药酒。《素问·汤液醪醴论》:“ 黄帝 问曰:‘为五穀汤液及醪醴,奈何?’” 张介宾 注:“汤液醪醴,皆酒之属。”
《漢語大詞典》:调药(調藥)
调合药剂。《淮南子·泰族训》:“所以贵 扁鹊 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擪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躬为调药。”宋史·岳飞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
分類:调合药剂
《國語辭典》:注射  拼音:zhù shè
1.水流灌注激射。唐。李绅悲善才诗:「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宋。梅尧臣咏怀诗〉四首之四:「深料生注射,聚沫犹壅碍。」
2.用弓箭集中射击。《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传上。仆固怀恩传》:「鱼朝恩令射生五百攒矢注射,贼多死,而阵坚不可犯。」《明史。卷三一四。云南土司传二。麓林传》:「英列弩注射,突阵大传呼,象多伤,其蛮亦多中矢毙,蛮气稍缩。」
3.比喻思虑敏捷、言词流畅。唐。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全盛之气,注射语言,杂糅精粗,遂成多大。」《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
4.使用注射筒或皮下注射针,将某种物质经皮层强迫注入体内。治病时,注射药物的疗效较口服快。
《國語辭典》:分利  拼音:fēn lì
1.中医上指用药剂使患者出汗而使病情好转。
2.分财利。《孙子。军争》:「掠乡分众,廓地分利。」
《国语辞典》:煎汤(煎汤)  拼音:jiān tāng
把药剂放在一定比例的水中熬煮成汁。《红楼梦》第七回:「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國語辭典》:火药(火藥)  拼音:huǒ yào
受冲击或受热,即起剧烈化学变化而产生高热及大量气体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于辟邪、驱鬼和娱乐,宋朝时始用于军事。是中国三大发明之一。
《國語辭典》:烟幕(煙幕)  拼音:yān mù
1.形容烟雾非常浓厚。如:「你看那边烟幕㳽漫,可能发生火灾了!」
2.比喻隐藏真相的言语或行为。如:「这话可信吗?我看八成是他伪装放出的烟幕吧!」
《漢語大詞典》:腊药(臘藥)
腊冬所制药剂。多供滋补用。 宋 陆游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诗之五:“鬭飣春盘儿女喜,擣簁腊药婢奴忙。”按, 宋 梅尧臣 有《题腊药》诗,亦指此。
《漢語大詞典》:涂白(塗白)
在树干上涂抹白涂剂。白涂剂用石灰、食盐、动植物油、杀菌杀虫药剂和水等配成。可防止树干被日灼、寒冻以及保护其伤口,防止病虫害。
《國語辭典》:催芽  拼音:cuī yá
用特殊方法使种子、枝条等提前发芽。
《漢語大詞典》:刚齐(剛齊)
药性猛烈的药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