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2,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南荡
荡激
晃荡
洗荡
播荡
心荡
清荡
荡寒
排荡
荡水
浪荡
春荡
轻荡
荡产
荡山
《骈字类编》:南荡(南荡)
宋史兵志绍兴四年置监临安之馀杭及南荡
《漢語大詞典》:荡激(蕩激)
激荡。翻腾冲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宋 韩驹 《入鸣水洞》诗:“断崖如破瓜,飞瀑中荡激。” 明 何景明 《进舟赋》:“手足耳目口不敢少怠,心不敢少他,然后从容乎安流,荡激于奔涌洄洑之中而无虞也。”
分類:激荡翻腾
《國語辭典》:晃荡(晃蕩)  拼音:huàng dàng
摇曳摆动,闪烁不定。宋。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也作「幌荡」、「晃荡」。
《國語辭典》:洗荡(洗盪)  拼音:xǐ dàng
1.去除。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2.扫荡。《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虑乖圣朝洗荡关东、扫清逆乱之意也,倘蜀人复扰,岂不贻陛下之忧?」
《國語辭典》:播荡(播蕩)  拼音:bò dàng
迁徙流亡,居无定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乱,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
《漢語大詞典》:心荡(心蕩)
心跳不安。左传·庄公四年:“ 楚武王 荆尸,授师孑焉以伐 随 。将齐,入告夫人 邓曼 曰:‘余心荡。’” 北齐 刘昼 新论·清神:“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
分類:心跳不安
《漢語大詞典》:清荡(清蕩)
(1).平静;安定。后汉书·和帝纪:“役不再籍,万里清荡。”周书·于谨传:“ 谨 愿禀大王之威略,驰往喻之,必不劳兵甲,可致清荡。”南史·蔡廓传:“今米甚丰贱,而人情更安,以此算之,清荡可必。”
(2).涤除,平定。世说新语·德行“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桓 亲勤羣卒,建旗致讨,清荡 伊 洛 ,展敬园陵。”《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或指踪貔武,清荡边陲;或恢復城池,削平疆土。”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氛埃一清荡,疫癘解缠缚。”
《國語辭典》:荡寒(盪寒)  拼音:dàng hán
去除寒冷。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老汉沽下一壶儿新酒,等两个兄弟来时,与他荡寒。」《水浒传》第一○回:「胡乱只回三、五碗与小人荡寒。」
《漢語大詞典》:排荡(排盪)
见“ 排盪 ”。
亦作“ 排荡 ”。
(1).激荡;冲激。释名·释言语:“荡,盪也。排盪去秽垢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衰俗凛生风,排荡秋旻霽。” 宋 王令 《蕲口道中》诗之一:“舟行邈栖迟,江流潏排荡。” 明 袁宗道 《过黄河》诗:“雷车争砰鍧,雪屋互排盪。”
(2).谓豪放。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 杨廷麟 ﹞为文排盪峭刻,在 韩 苏 间。”
(3).犹排除。 贺锦斋 《澧源歌》:“灾难实在比水深,欲想排荡无良计。”
《骈字类编》:荡水(荡水)
水经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注荡水出县西石尚山
《國語辭典》:浪荡(浪蕩)  拼音:làng dàng
1.毫无目的的漫游、流浪。《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諕得敬塘不敢回家见著父亲,浪荡出外州去。」《西游记》第四四回:「我弟子云游于海角,浪荡在天涯。」
2.行为放荡不检。《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郭威是个浪荡的心性,有钱便要使,有酒便要吃。」
3.悠然自得。也作「浪浪宕宕」。
《骈字类编》:春荡(春荡)
杜甫 城上诗 风吹花片片,春荡水茫茫。
《漢語大詞典》:轻荡(輕蕩)
(1).轻浮淫荡。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郑 卫 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后庭花》, 陈后主 之所作也。主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江北女》:“ 江 北某氏女,貌秀丽,性轻荡。”
(2).轻飘晃荡。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及观云棹水,玩擷菱蕖,帝每忧轻荡,以惊 飞燕 ,令佽飞之士,以金鏁缆云舟於波上。”
《國語辭典》:荡产(蕩產)  拼音:dàng chǎn
破产、耗尽财产。如:「他沉迷于赌博,以至于倾家荡产。」
《骈字类编》:荡山(荡山)
元史文宗纪中书省臣言嘉兴平江松江江阴芦场荡山沙涂沙田等地之籍于官者尝赐他人今请改赐雅克特穆尔有旨雅克特穆尔非他臣比其令所在有司如数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