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2,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激荡
讨荡
平荡
荡除
荡定
跳荡
游荡
荡覆
振荡
荡风
荡阴
荡灭
莲荡
荡清
英荡
《國語辭典》:激荡(激盪)  拼音:jī dàng
1.受冲激而动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
2.因某些事物或言语激发感想。如:「脑力激荡」。
《漢語大詞典》:讨荡(討蕩)
征讨扫荡。 宋 刘挚 《劾吕惠卿》:“连遣部将 折克行 、 訾虎 ,相次以数万人入西界讨荡。”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昨 夏国 稔恶,用师讨荡,臣随 王中正 出界。”
分類:征讨扫荡
《漢語大詞典》:平荡(平蕩)
亦作“ 平盪 ”。 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 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唐 康骈 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 唐 杜牧 《感怀》诗:“勃云走轰霆, 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 ,然后平盪 朱温 。”
《漢語大詞典》:荡除(蕩除)
扫荡灭除。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精卒数万人,宿恶盪除,所过肃清。”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公制变以奇,盪除以杀。”
肃清,彻底消除。后汉书·苏竟传:“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或盈缩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运荡除之祥,圣帝应符之兆也。” 唐 陆龟蒙 《彼农》诗之一:“世路巇险,淳风荡除。”明史·外国传二·安南:“愿兴弔伐之师,隆继絶之义,荡除奸凶。” 鲁迅 《坟·写在〈坟〉后面》:“倘非天纵之圣,积习当然也不能顿然荡除。”
《漢語大詞典》:荡定(蕩定)
犹荡平。后汉书·贾琮传:“﹝ 琮 ﹞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閒荡定,百姓以安。” 宋 苏辙 《历代论四·祖逖》:“及 宋武 破 广固 ,陷 长安 ,所至荡定,有弔伐之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 东馆 有 刘烈 者,起兵应之,荡定之后, 烈 逃而去。”参见“ 荡平 ”。
分類:荡平
《國語辭典》:荡平(蕩平)  拼音:dàng píng
平定寇乱。《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圣化所绥,万里草偃,方荡平华夏,总一大猷。」
《漢語大詞典》:跳荡(跳盪)
见“ 跳盪 ”。
亦作“ 跳荡 ”。
(1).跳跃;跳动,跃动。 唐 温庭筠 《郭处士击瓯歌》:“乱珠触续正跳荡,倾头不觉金乌斜。” 萧红 《生死场》七:“忙乱的叫卖童,手中花色的葫芦,随着空气而跳荡。” 管桦 《鹰巢岭》:“活泼的水流,在石头中间跳荡。”
(2).冲锋陷阵,打乱敌方阵脚。 唐 李德裕 《请准兵部依开元二年军功格置跳盪及第一第二功状》:“ 开元 格,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陷坚突众,贼徒因而破败者,为跳盪。”明史·曹文诏传:“ 文詔 左右跳荡,手击杀数十人,转鬭数里。” 徐兴业 《金瓯缺》第八章:“这几年又学会了大规模作战,动不动就把几万人调上战场,跳荡纵横,锐厉无匹。”
(3).指锐卒。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跳盪,拏手,皆在军中。”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奡盪舟:“古人以左右衝杀为盪阵,其鋭卒谓之跳盪,别帅谓之盪主。”
(4).犹言放纵不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余少时气盛跳盪,为吾乡名宿所排。” 易宗夔 《新世说·贤媛》:“﹝ 袁素文 ﹞卒归 高 。 高 躁戾跳荡,倾奩具为狭邪资。”
(5).谓心情激动。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宋景炎席上赠柘城李蓼墅》词:“剑气纵横,酒肠跳盪,老笔苍无敌。”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予见其所指者为一纸,不觉中心跳荡,予之生死固惟此片纸所书者是赖也。”
《國語辭典》:游荡(游蕩)  拼音:yóu dàng
閒游不务正业。《三国演义》第二八回:「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个妇人家不出闺门,岂有个叫了船在这河内游荡之理!」也作「游荡」。
《國語辭典》:游荡(遊蕩)  拼音:yóu dàng
閒游不务正业。《红楼梦》第七○回:「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也作「游荡」。
《國語辭典》:荡覆(蕩覆)  拼音:dàng fù
倾覆、覆亡。《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國語辭典》:振荡(振盪)  拼音:zhèn dàng
1.振动摇荡。汉。贾谊〈鹏鸟赋〉:「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晋。左思〈吴都赋〉:「翼若垂天,振荡汪流。」
2.在物理学上是指物体的来回运动或物理量数值的往复变化。
《國語辭典》:荡风(盪風)  拼音:dàng fēng
1.顶著风。《喻世明言。卷七。羊角哀舍命全交》:「左伯桃冒雨荡风,行了一日,衣裳都沾湿了。」
2.广东习俗。女婿首次见妻之父母时,先饮一大杯酒,称为「荡风」。
《骈字类编》:荡阴(荡阴)
战国策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丨丨不进 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县丨丨师古注丨音汤齐水经注见荡水下诸葛亮梁甫吟步出 城门遥望丨丨里
《漢語大詞典》:荡灭(蕩滅)
扫除;消灭。汉书·诸侯王表:“姗笑三代,盪灭古法。” 明 唐顺之 《牌》:“示仰 舟山 倭 夷人等,尔辈窃据弹丸一隅之地,若朝廷动调大兵,即时盪灭,何足为难!”
毁灭;消灭。 宋 司马光 《河东节度使潞国文公先庙碑》:“及 秦 ,非笑圣人,荡灭典礼,务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 清 顾炎武 《登岱》诗:“ 羲 黄 与 尧 舜 ,荡灭同云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三:“﹝ 周三 ﹞拱手笑曰:‘蒙重託,妖类已荡灭矣。’”
《骈字类编》:莲荡(莲荡)
明一统志莲荡池在临洮府兰州西七里周围数十里 杨万里过临平莲荡诗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更著野人家
《韵府拾遗 庚韵》:荡清(荡清)
蜀志秦宓传李权从宓借战国策宓报曰书非史记周图仲尼不采道非虚无自然严平不演海以受淤岁一荡清君子博识非礼不视
《漢語大詞典》:英荡(英蕩)
亦作“ 英簜 ”。 古代竹制的符节,持之以作凭证,犹 汉 代的竹使符。后亦泛指外任官员的印信和证件。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 郑玄 注:“ 杜子春 云:‘荡,当为帑,谓以函器盛此节。’或曰:‘英荡,画函。’” 孙诒让 正义:“ 丁晏 云:‘……《续汉·百官志》 刘 注引 干 注云:“英,刻书也;荡,竹箭也。刻而书其所使之事,以助三节之信。则 汉 之竹使符者,亦取则於故事也。”’ 惠士奇 云:‘ 干 説是。英荡者,传也。凡达节皆有传,传所以辅节。节以金,传以竹。’……此以英荡辅节,下又云以传辅节,英荡似与传相近。若如 子春 説为函器,函、节相将,非所以言辅。 干 义长於 杜 。” 清 黄遵宪 《大狱》诗之四:“詎我持英簜,容人击副车。” 清 黄遵宪 《流求歌》:“英簜双持龙虎节,绣衣直指 凤麟洲 。”
分類:符节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