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荡漾(蕩漾)  拼音:dàng yàng
振动起伏,多用于指水波、声音。唐。李白〈惜馀春赋〉:「水荡漾兮碧色,兰葳蕤兮红芳。」也作「荡漾」。
《國語辭典》:荡漾(盪漾)  拼音:dàng yàng
振动起伏,多用于指水波、声音。如:「水波荡漾」。也作「荡漾」。
《漢語大詞典》:荡瀁(蕩瀁)
亦作“ 盪漾 ”。 波动貌。 唐 张说 《江山愁心赋寄子岳州作》:“江上之深林兮,杳冥蒙而不已。鸟为花兮猿为子,纷盪瀁兮言莫拟。” 明 张居正 《游衡岳记》:“五峰背拥,云海盪漾,亦胜境地。”
同“ 荡漾 ”。
(1).水波上下起伏。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王微〈养疾〉》:“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瀁。”
(2).思想、感情等起伏波动。 唐 李白 《愁阳春赋》:“荡瀁惚怳,何垂杨旖旎之愁人?”
《分类字锦》:绣波荡漾(绣波荡漾)
范成大 晓起诗 帘额绣波荡漾,烛盘红泪阑干。
分类:
《国语辞典》:神魂荡漾(神魂荡漾)  拼音:shén hún dàng yàng
心神恍惚,难以自持。《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因他引动我心,使我神魂荡漾,废寝忘食,日夜思之。」也作「神魂摇荡」。
《国语辞典》:馀波荡漾(馀波荡漾)  拼音:yú bō dàng yàng
事件结束后所留下的影响,暂时难以平息。如:「他们俩感情虽告结束,但还馀波荡漾,流言四起,其伤害之深,外人是无法了解的。」也作「馀波荡漾」。
《国语辞典》:波光荡漾(波光荡漾)  拼音:bō guāng dàng yàng
水波光亮闪动的样子。如:「波光荡漾的湖上,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
《国语辞典》:春心荡漾(春心荡漾)  拼音:chūn xīn dàng yàng
男女爱恋之情在心中波动不已。《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当日酒散,柳县宰看了月仙,春心荡漾。」
《國語辭典》:悠扬(悠揚)  拼音:yōu yáng
1.飘忽不定的样子。唐。钱起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唐。刘禹锡〈秋萤引〉:「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
2.形容声音回荡,传扬很远。《西游记》第二一回:「山凹里果有一座禅院,只听得钟磬悠扬,又见那香烟缥缈。」《儒林外史》第三○回:「音韵悠扬,足唱了三顿饭时候才完。」
3.长远貌。宋。洪适《隶释。卷八。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4.太阳西下的样子。南朝梁。萧子晖〈冬草赋〉:「日悠扬而少色,天阴霖而四下。」唐。李频〈送边将〉诗:「悠扬落日黄云动,莽苍阴风白草翻。」也作「悠阳」。
《國語辭典》:骀荡(駘蕩)  拼音:dài dàng
1.广大。《玉篇。马部》:「骀荡,广大意。」
2.放荡、纵放。《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3.景色舒放。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4.态度安详。《文选。马融。长笛赋》:「安翔骀荡,从容阐缓。」
《國語辭典》:滉漾  拼音:huǎng yàng
水浮动荡漾的样子。三国魏。曹植〈节游赋〉:「望洪池之滉漾,遂降集乎轻舟。」
《漢語大詞典》:摇漾
(1).荡漾。 南朝 梁简文帝 《述羁赋》:“云嵯峨以出岫,江摇漾而生风。” 唐 权德舆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诗:“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裊晴丝,吹来閒庭院,摇漾春如线。” 茅盾 《追求》二:“至多亦不过像水面上的一层浮油,摇漾片刻之后,也就消散了。”
(2).飞貌。《文选·沈约〈咏湖中雁〉》:“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李善 注:“摇漾,飞貌也。”
分類:荡漾飞貌
《國語辭典》:漂荡(漂蕩)  拼音:piāo dàng
1.漂泊不定。唐。白居易〈感情〉诗:「自吾谪江郎,漂荡三千里。」
2.漂摇流荡。唐。杜甫〈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漂荡云天阔,沉埋日月奔。」
《國語辭典》:波荡(波蕩)  拼音:bō dàng
1.动摇、不稳定。《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文选。刘琨。劝进表》:「齐人波荡,无所系心,安可废而不恤哉?」也作「波荡」。
2.钻营、奔走。《晋书。卷六六。刘弘传》:「庶以惩波荡之弊,养退让之操。」
《國語辭典》:波荡(波盪)  拼音:bō dàng
动荡、不安。《文选。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吴岳为之陁堵。」也作「波荡」。
《國語辭典》:流荡(流蕩)  拼音:liú dàng
不做正事,一味閒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國語辭典》:悠飏(悠颺)  拼音:yōu yáng
1.飘动的样子。宋。晏殊 浣溪纱。宿酒才醒厌玉卮词:「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飏欲来时。」
2.形容声音回荡久远。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七。声容部。习技》:「一吹洞箫,一拽提琴,暗谱悠飏之曲。」
《漢語大詞典》:澹宕
(1).荡漾。 清 侯方域 《倪涵谷文序》:“风之所以广微无间者,气也;水之所以澹宕自足者,质也。”
(2).骀荡。《孽海花》第一回:“但觉春光澹宕,香气氤氲,一阵阵从窗帘缝里透出来。”
(3).恬静舒畅。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诗之二:“所以志为道,澹宕生微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