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2
分类词汇
9
分类词汇
龙沙
青海
洪荒
大卤
荒滩
石漠
边漠
老君庙
龙荒朔漠
《國語辭典》:
龙沙(龍沙)
拼音:
lóng shā
1.地名。本指白龙堆、沙漠两地,皆在西北塞外,自刘孝标有「龙沙宵月明」的诗句以来,诗家误以为只有一地。
2.泛指塞外的地方。宋。
姜夔
翠楼吟。月冷龙沙
词:「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分類:
南京
江西
塞外
河北
白龙堆
麻黄
漠北
北边
南昌
边塞
北一
荒漠
白沙
晋元帝
沙丘
大漠
山岭
连绵
《國語辭典》:
白龙堆(白龍堆)
拼音:
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间。属砾质荒漠,系古代湖积层及红色砂砾层的隆起高地遭受风蚀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许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岩塔和土柱。呈东北──西南方向,沟谷中有流沙堆积,蜿曲如龙,故称为「白龙堆」。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学上指乾燥地区的风蚀地形。多成群出现于乾燥地区。也称为「风蚀脊」、「雅尔当」。
分類:
白龙堆
沙漠
天山
南路
《國語辭典》:
青海
拼音:
qīng hǎi
1.东方的海。《淮南子。地形》:「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
2.湖名。参见「青海湖」条。
3.省名。参见「青海省」条。
分類:
青海
东方
碧绿
湖名
边远
远荒
海洋
为我
荒漠
咸水湖
海上
上仙
仙山
《國語辭典》:
洪荒
拼音:
hóng huāng
原始、蒙昧的太古时代。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凡日洪荒,终于幽厉。」
分類:
混沌
荒漠
蒙昧
状态
旷野
远古时代
《漢語大詞典》:
大卤(大鹵)
(1).古地名。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约二十五里。
《
春秋·昭公元年
》
:“ 晋 荀吴 帅师败 狄 於 大卤 。” 杜预 注:“ 大卤 , 太原 晋阳县 。”
(2).借指 并州 。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
:“始公参 大卤 记室,以文雄於边。”
(3).广大的荒漠地区。
《
旧唐书·张仲武传
》
:“ 雁门 之北,羌戎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
分類:
广大
古地名
地名
荒漠
并州
地区
山西
太原
《漢語大詞典》:
荒滩
荒漠的滩涂。例如:把荒滩变为绿地。
分類:
荒漠
《漢語大詞典》:
石漠
布满砾石的荒漠。
《
魏书·太祖纪二
》
:“﹝ 天赐 三年八月﹞丙辰,西登 武要 北原,观 九十九泉 ,造石亭,遂之石漠。”
分類:
布满
砾石
荒漠
《漢語大詞典》:
边漠(邊漠)
边远荒漠之地。 宋
苏舜钦
《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州刘公墓志》
:“后以久任省闈,上书愿效死边漠,以报国宠。”
分類:
边远
远荒
荒漠
《国语辞典》:
老君庙(老君庙)
拼音:
lǎo jūn miào
1.奉祀老聃的庙宇。
2.地名。位于祁连山北麓玉门县,原为一片荒漠,后因发现石油,人口激增而繁荣。
分类:
地名
奉祀
老聃
祁连山
庙宇
北麓
荒漠
《漢語大詞典》:
龙荒朔漠(龍荒朔漠)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宋书·武帝纪中》
:“遂乃三俘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 龙 荒朔漠之长,莫不迴首朝阳,沐浴玄泽。”亦省称“ 龙朔 ”。 唐
殷尧藩
《送景玄上人还山》
:“地横 龙 朔连沙暝,出入 乌桓 碧树重。”
分類:
北方
塞外
荒漠
少数民族
国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