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98,分11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草制
草歇
寒草
霜草
草肥
草率
出草
王孙草
薙草
草里
凡草
草岸
草暗
草诏
草烟
《漢語大詞典》:草制
草拟制书。新唐书·薛元超传:“省中有盘石, 道衡 为侍郎时,常据以草制, 元超 每见輒泫然流涕。”宋史·朱胜非传:“ 建炎 改元,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凭败鼓草制,辞气严重如平时。” 明 王琼 《双溪杂志》:“凡草制纂修等事,惟翰林院掌之。”
《骈字类编》:草歇
隋 虞世基 秋日赠王中舍诗 兰枯芳草歇,槐古忆前秋。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唐 郑谷 越鸟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宋 曾巩 游麻姑山九首 其一 麻姑山 秋光已逼花草歇,寒气况乘岩谷深。
《漢語大詞典》:寒草
指枯草。 唐 王维 《送孙二》诗:“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唐 李颀 《赠张旭》诗:“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寒草白露里,乱山明月中。”
分類:枯草
《漢語大詞典》:霜草
(1).衰草;枯草。 唐 李白 《览镜书怀》诗:“自笑镜中人,白髮如霜草。” 唐 白居易 《答梦得秋庭独坐见赠》诗:“霜草欲枯虫思急,风枝未定鸟栖难。” 宋 陆游 《贫甚作短歌排闷》:“即今白髮如霜草,一饱茫然身已老。”
(2).相思草的别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秦 赵 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霜草。”
《骈字类编》:草肥
李易安打马赋若乃吴江枫落燕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临波不渡似惜障泥 郝经秋风赋菽粟青黄草肥弓劲
《國語辭典》:草率  拼音:cǎo shuài
做事随便,不仔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你为甚么不挑了春盛担子,齐齐整整上坟?却如此草率!」《红楼梦》第七八回:「虽如此,也不可太草率了,也须得衣冠正齐,奠仪周备,方为诚敬。」
《国语辞典》:出草  拼音:chū cǎo
旧日台湾原住民埋伏于草丛中,捕杀入侵者或猎取他族的人头,再将人头去皮肉,置于髑髅架上,称为「出草」。此一行为象徵自卫、勇敢,并具有宗教意义。
《漢語大詞典》:王孙草(王孫草)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后以“王孙草”指牵人离愁的景色。 唐 李颀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诗:“窗外王孙草,牀头 中散 琴。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宋 穆修 《寒食》诗:“江边又寒食,傖客奈离襟。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 元 丁鹤年 《兵后还武昌》诗之一:“归期实误王孙草,远信虚凭驛使梅。” 清 朱鹤龄 《哭叶中翰元礼》诗:“远道王孙草,羈愁少妇词。”
分類:离愁景色
《高级汉语词典》:薙草
除草
《骈字类编》:草里(草里)
纪事方干师徐凝常刺凝云把得新诗草里论反语为村里老也 颂古联珠通集入草亲寻草里人重重有路掌中平不遇大商空突晓日高犹听打三更
《漢語大詞典》:凡草
众草;杂草。吕氏春秋·任地:“凡草生藏,日中出。” 高诱 注:“凡草,庶草也。” 唐 张谓 《进婆罗树枝状》:“婆罗树特称奇絶,不庇凡草,不栖恶禽。” 唐 白居易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路旁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宋 陆游 《葺小圃及东斋》诗:“凡草犹当养,芳兰可得锄?”
分類:杂草
《骈字类编》:草岸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 水轩平写琉璃镜,草岸斜铺翡翠茵。
《骈字类编》:草暗
唐 李峤 草暗少原绿,花明入蜀红。
宋 朱槔 夏夜极凉 稻深群蛤吠,草暗一萤流。
《國語辭典》:草诏(草詔)  拼音:cǎo zhào
草拟诏书。宋。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一○首之七:「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三国演义》第一○回:「李傕大喜,星夜草诏,差人赍往东郡。」
分類:草诏诏书
《骈字类编》:草烟
唐 温庭筠 送人南游 沙净有波迹,岸平多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