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终葵(終葵)
(1).椎。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 郑玄 注:“终葵,椎也。”后汉书·马融传:“翬终葵,扬关斧。”
(2).草名。叶圆而剡上,形如椎,故名终葵。见尔雅·释草 清 郝懿行 义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人食终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
(3).复姓。 春秋 时代有 终葵氏 。见左传·定公四年
分類:复姓草名
《漢語大詞典》:狼尾
草名。茎和叶可作造纸原料,又可用来织袋子,编草鞋。尔雅·释草:“孟,狼尾。” 郭璞 注:“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狼尾草:“狼尾,茎、叶、穗、粒并如粟,而穗色紫黄,有毛。荒年亦可采食。”
《漢語大詞典》:荣草(榮草)
草名。山海经·中山经:“ 鼓鐙之山 ……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
分類:草名
《漢語大詞典》:鹿蹄
(1).鹿腿。《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见一大汉,浓眉环眼,方面长身,背负鹿蹄二隻。”
(2).草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鹿蹄草:“鹿蹄象叶形。能合金疮,故名试剑草。又山慈姑亦名鹿蹄,与此不同。”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东南,一名 非山 。山海经·中山经:“ 釐山 之首,曰 鹿蹄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甘水 出焉,而北流注于 洛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宜阳县》:“ 鹿蹄山 ,县东南五十里,一名 纵山 ,或谓之 非山 , 唐 龙翔 元年畋于 非山 是也, 甘水 出焉。”
《國語辭典》:摇车(搖車)  拼音:yáo chē
1.摇篮的别名。参见「摇篮」条。
2.植物名。豆科,蚕豆属「苕子」与黄蓍属「紫云英」之混称,也称为「翘摇」。参见「苕子」、「紫云英」条。《尔雅。释草》:「摇车。」晋。郭璞。注:「蔓生,细叶,紫华,可食。」
《國語辭典》:摇篮(搖籃)  拼音:yáo lán
1.婴儿的睡具。形状似篮子,可左右摇动,使之入睡。也称为「摇车」。
2.比喻发源地或培育的场所。如:「空军官校是培育我国空军飞行员的摇篮。」
《國語辭典》:细辛(細辛)  拼音:xì xīn
植物名。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山野阴湿处,根茎直立或横走。叶心形或卵状心形,先端尖锐。花紫黑色,花被筒钟状,裂片一轮。根茎有辛味,可以入药。也称为「小辛」、「少辛」。
分類:细辛草名
《國語辭典》:剪春罗(剪春羅)  拼音:jiǎn chūn luó
植物名。石竹科剪秋罗属,「剪夏罗」之别称,参见「剪夏罗」条。
《漢語大詞典》:戒火
(1).慎于用火。 晋 成公绥 《戒火文》:“余家遭火,屋宇焚尽,器用廓然,乃造于四邻,以为《戒火文》曰:‘经籍为灰,篇章为炭。’”
(2).草名。即景天。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於屋上。”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景天
《漢語大詞典》:秦蘅
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國語辭典》:马夫(馬夫)  拼音:mǎ fū
养马或管马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秦二哥,我前日新买了一匹马,身材倒也还好,你估一估,值个甚么价。』随叫马夫将那枣骝马牵过来。」
《漢語大詞典》:委叶(委葉)
(1).草名。尔雅·释草:“蒤,萎叶。” 邢昺 疏:“蒤,一名委叶……原田芜秽之草。”
(2).落叶。 明 高启 《题秋林高士图》诗:“风驶多委叶,山空少归禽。”
《國語辭典》:紫云英(紫雲英)  拼音:zǐ yún yīng
植物名。豆科黄耆属,一或二年生草本。茎匍匐,高约三十五公分。羽状复叶,小叶七至十三枚,卵形或椭圆形。春开蝶形红紫色花,密集排列成伞形总状花序。荚果线形,黑熟。可入药或作肥料、饲料。原产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也称为「红花草」。
《漢語大詞典》:枲耳
草名。即卷耳。也称苍耳。《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 宋 朱熹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枲耳﹝释名﹞引 苏颂 曰:“诗人谓之卷耳,尔雅谓之苍耳,广雅谓之枲耳。”
《漢語大詞典》:狗脊
(1).草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神农本草经》:“狗脊一名百丈,味苦平,生川谷,治要背。”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拔揳与萆薢相似,一名狗脊。”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狗脊:“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色,如狗形。皆可入药。”
(2).古扇名。《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傅咸 《狗脊扇赋》:“尚不媿狗脊之为号,亦焉顾九华之妙形。”
分類:狗脊草名
《漢語大詞典》:鼓筝
(1).弹筝。后汉书·吕布传:“ 布 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於帐中,潜自遁出。夜中兵起,而 布 已亡。”新唐书·列女传·樊彦琛妻魏:“ 彦琛 卒,值 徐敬业 难,陷兵中。闻其知音,令鼓筝。”
(2).草名。又名结缕。贴地蔓生,根如线相结。尔雅·释草“傅,横目” 晋 郭璞 注:“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忘忧 长乐 ,桃杷鼓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