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
词典
1
分类词汇
23
共23,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荆子
决杖
筚门
槚楚
杖刑
荆篮
笞背
笞刑
臀杖
荆室
青罩
杖楚
笆篓
荆革
荆冠
《漢語大詞典》:
荆子
荆条。指刑杖。
《
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
:“ 太子 性仁恕,见在宫禁防捉荆子者,问之,云以清道驱人。 太子 恐復致痛,使捉手板代之。” 明
陈继儒
《珍珠船》
卷三:“ 东昏 於苑中立店肆,以 潘妃 为市令,帝为市吏,録事将鬭者就 潘妃 罚之。帝小有得失, 潘 则与杖。乃勑武賁不得进大荆子,閤内不得进实中荻。”
分類:
荆条
刑杖
《漢語大詞典》:
决杖(決杖)
处以杖刑。用大荆条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
《隋书·高祖纪上》
:“其诸司论属官,若有愆犯,听於律外斟酌决杖。” 唐
张鷟
《
朝野佥载
》
卷二:“府法曹断掠粮贼,惟各决杖一百。”
《
宋史·刑法志一
》
:“因詔:‘ 岭 南民犯窃盗,赃满五贯至十贯者,决杖、黥面、配役。’” 清
余怀
《
板桥杂记·轶事
》
:“然亦如 严幼芳 、 刘婆惜 备受箠楚决杖矣。”
分類:
杖刑
用大
荆条
棍棒
《國語辭典》:
筚门(篳門)
拼音:
bì mén
用荆竹树枝编制的门。比喻贫寒人家。《左传。宣公十二年》唐。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也作「荜门」。
分類:
荆条
竹木
柴门
居室
《國語辭典》:
筚门闺窦(篳門閨竇)
拼音:
bì mén guī dòu
比喻贫苦人家或贫苦人家居住的简陋。参见「筚门圭窬」条。《左传。襄公十年》:「王叔之宰曰:『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
分類:
柴门
门小
小户
穷人
住处
《漢語大詞典》:
槚楚(檟楚)
用槚木荆条制成的刑具,用以笞打。
《晋书·虞预传》
:“臣闻间者以来,刑狱转繁,多力者则广牵连逮,以稽年月;无援者则严其檟楚,期於入重。”
《
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
:“为政严苛,国学有墯游不脩习者,重加檟楚。” 宋 孙光宪
《
北梦琐言
》
卷十:“又有 蒋貽恭 者,好嘲咏,频以此痛遭檟楚,竟不能改。”
分類:
荆条
条制
刑具
笞打
《漢語大詞典》:
杖刑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 东汉 。 南朝 梁武帝 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 北齐 北周 ,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 清 末。参见“ 五刑 ”。
分類:
杖刑
刑罚
荆条
大竹
竹板
拷打
犯人
《國語辭典》:
五刑
拼音:
wǔ xíng
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1)秦以前为墨、劓、剕、宫、大辟。《书经。舜典》:「汝作士,五刑有服。」汉。孔安国。传:「五刑,墨、劓、剕、宫、大辟。」(2)秦汉时为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肉。《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3)隋唐以后为死、流、徒、杖、笞。《旧唐书。卷五○。刑法志》:「有笞、杖、徒、流、死为五刑。」(4)现行刑法分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项。
分類:
五刑
甲兵
轻重
不等
斧钺
刑法
钻凿
以前
治理
百姓
法律
大辟
《漢語大詞典》:
荆篮(荆籃)
用荆条编成的篮筐。 宋
晁补之
《流民》
诗:“生涯不復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分類:
荆条
《国语辞典》:
笞背
拼音:
chī bèi
古代以竹板或荆条抽打背部的刑罚。
分类:
竹板
荆条
抽打
背部
刑罚
《國語辭典》:
笞刑
拼音:
chī xíng
古代五刑之一。以竹板或小荆条抽打背部或臀部。自十下至五十下,分为五等。后亦以小竹板子折责。也称为「笞责」。
分類:
笞刑
刑罚
荆条
竹板
敲打
《漢語大詞典》:
臀杖
刑罚名。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等抽击人的臀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定州 新乐县 一教场,保丁五十人,有四十九人受臀杖(打屁股)。”参阅 宋 吴曾
《
能改斋漫录·辨误二
》
。
分類:
刑罚
用大
荆条
大竹
竹板
棍棒
臀部
《漢語大詞典》:
荆室
(1).用荆条搭建的屋舍。借指穷苦人家。 三国 魏
曹植
《说疫气》
:“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2).犹荆妇。称己妻的谦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
:“经年远别,千里相逢,常思故国萱堂,难消岁月。料应客途荆室,备经风霜。”
分類:
荆条
搭建
屋舍
谦词
穷苦
苦人
人家
《漢語大詞典》:
青罩
用青竹或荆条编织成的捕鱼具。圆筒形,上小下大,无顶无底。 唐
李贺
《感讽》
诗之六:“调歌送风转,杯池白鱼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 王琦 注:“
《
广韵
》
:罩,竹笼取鱼具……按
《
尔雅
》
:籗谓之罩,捕鱼笼也。
《
诗
》
:烝然罩罩。 李巡 曰:编细竹以为罩,无竹则以荆。”
分類:
用青
青竹
荆条
编织
捕鱼
鱼具
圆筒
筒形
《漢語大詞典》:
杖楚
谓以棍棒拷打。楚,荆条做成的棒。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
:“ 柳冕 秀才性多忌讳,应举而同辈与之语有犯‘落’字者,则忿然见于词色。僕夫误犯,輒加杖楚。常语‘安乐’为‘安康’。”
分類:
棍棒
拷打
荆条
《國語辭典》:
笆篓(笆簍)
拼音:
bā lǒu
用柳条、木片、竹片等编成的器具,可用来背负东西。
分類:
篓子
竹篾
荆条
编织
盛器
《漢語大詞典》:
荆革
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 清
黄宗羲
《密庵陆公墓碑》
:“未离仕籍,不得妄施荆革。”
分類:
荆条
皮鞭
鞭笞
刑具
《漢語大詞典》:
荆冠
用荆条编制的帽子。传说 耶稣 在被钉上十字架前,兵丁曾编棘冕,冠其首,戏称之为“犹太人的王”。 鲁迅
《野草·复仇(其二)》
:“兵丁们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 鲁迅
《三闲集·看司徒乔君的画》
:“现在还记得一幅‘耶稣基督’,有一个女性的口,在他荆冠上接吻。”“耶稣基督”,原题
《荆冠上的亲吻》
。 郭沫若
《落叶》
第二九信:“我凝视着你,久了就好象凝视着 耶稣 的圣像一样,你的头上好象戴着了荆冠。”参阅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
第十五章。
分類:
荆条
编制
帽子
耶稣
十字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