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山茧(山茧)
《國語辭典》:老茧(老繭)  拼音:lǎo jiǎn
手掌、脚掌因过度摩擦所生的厚皮。如:「父亲双手上的老茧,是这半辈子辛辛苦苦工作所换来的。」也称为「茧子」。
《漢語大詞典》:茧栗犊(繭栗犢)
牛犊。比喻幼弱无能之人。后汉书·赵熹传:“ 更始 乃徵 熹 。 熹 年未二十,既引见, 更始 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 李贤 注:“犊角如茧栗,言小也。《礼纬》曰:‘天地之牲角茧栗。’”参见“ 茧栗 ”。
《國語辭典》:茧栗(繭栗)  拼音:jiǎn lì
1.初生的小牛,其角如茧如栗,故以茧栗指小牛。《国语。楚语下》:「郊褅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牲用茧栗,玄酒陶匏。」唐。颜师古。注:「谓牛角如茧及栗者,牛之小也。」
2.比喻花苞。宋。黄庭坚寄王定国诗。序〉:「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捲,髣髴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杨州风物鬓成丝。』」
3.形容初生的笋。宋。黄庭坚〈食笋十韵〉:「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
《漢語大詞典》:茧栗
谓小牛的角初生时状如茧和栗子。《孔子家语·郊问》:“ 孔子 曰:上帝之牛角蠒栗,必在涤三月。” 汉 焦赣 《易林·乾之旅》:“蠒栗牺牲,敬享鬼神,神嗜饮食,受福多孙。” 汉 王充 论衡·祀义:“圜坵之上,一蠒栗牛,粢飴大羹,不过数斛,以此食天地,天地安能饱?”参见“ 茧栗 ”。
《國語辭典》:茧茧(繭繭)  拼音:jiǎn jiǎn
声气细小微弱的样子。《礼记。玉藻》:「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
分類:声气低微
《漢語大詞典》:茧瓮(繭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园客 者, 济阴 人……常种五色香草,积十餘年,服食其实,忽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荐之以布,生华蚕焉,至蚕时,有一女自来助养蚕,以香草食之,得茧一百二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繅六七日丝方尽。”后因以“茧瓮”指大蚕茧。 元 谢宗可 《咏物诗·纸帐》:“茧瓮有天春不老,瑶臺无夜雪生香。”
分類:蚕茧
《漢語大詞典》:八茧蚕(八繭蠶)
见“ 八辈蚕 ”。
《漢語大詞典》:八辈蚕(八輩蠶)
一年八熟的蚕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桑柘:“ 俞益期 《牋》曰:‘ 日南 蚕八熟,茧软而薄……’《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蚢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末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亦称“ 八茧蚕 ”。 唐 李贺 《南园》之二:“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 吴王 八茧蚕。”
分類:一年
《漢語大詞典》:茧税(繭税)
官府所征的有关丝麻的赋税。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
《國語辭典》:茧衣(繭衣)  拼音:jiǎn yī
1.蚕初作茧时在茧外所营的散丝。
2.蚕丝制的衣服。
《國語辭典》:茧眉(繭眉)  拼音:jiǎn méi
形容妇女的眉毛细长弯曲而秀美。唐。陆龟蒙 和袭美馆娃宫怀古诗五绝之二:「一宫花渚漾涟漪,俀堕鸦鬟出茧眉。」
《漢語大詞典》:茧犊(繭犢)
牛犊。北史·外戚传序:“茧犊引大车,弱质任厚栋。”参见“ 茧栗 ”。
分類:牛犊
《國語辭典》:茧栗(繭栗)  拼音:jiǎn lì
1.初生的小牛,其角如茧如栗,故以茧栗指小牛。《国语。楚语下》:「郊褅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牲用茧栗,玄酒陶匏。」唐。颜师古。注:「谓牛角如茧及栗者,牛之小也。」
2.比喻花苞。宋。黄庭坚寄王定国诗。序〉:「往岁过广陵,值早春尝作诗云:『春风十里珠帘捲,髣髴三生杜牧之。红药梢头初茧栗,杨州风物鬓成丝。』」
3.形容初生的笋。宋。黄庭坚〈食笋十韵〉:「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
《漢語大詞典》:茧栗
谓小牛的角初生时状如茧和栗子。《孔子家语·郊问》:“ 孔子 曰:上帝之牛角蠒栗,必在涤三月。” 汉 焦赣 《易林·乾之旅》:“蠒栗牺牲,敬享鬼神,神嗜饮食,受福多孙。” 汉 王充 论衡·祀义:“圜坵之上,一蠒栗牛,粢飴大羹,不过数斛,以此食天地,天地安能饱?”参见“ 茧栗 ”。
《漢語大詞典》:心茧(心繭)
喻心思纷乱纠结如茧。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隆冬书怀奉寄四友人一百韵》:“梦梭抛促织,心茧学蜘蛛。”
《漢語大詞典》:香茧(香繭)
彩茧。 元 贡师泰 吴子彦 等《剪灯联句》:“夜暖拈香茧,春寒落剪刀。”
《漢語大詞典》:曳茧(曳繭)
抽丝。 金 元好问 《望云谣》:“ 湘 絃沉沉写幽怨,愁心歷乱如曳茧。”
分類:抽丝
《骈字类编》:寒茧(寒茧)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歌 手提孤篁曳寒茧,口诵太古沧浪词。
《漢語大詞典》:角茧栗(角繭栗)
角如茧、栗般小。指幼牛。《礼记·王制》:“祭天地之牛角茧栗。”汉书·郊祀志五上:“天地牲,角茧栗。” 颜师古 注:“牛角之形或如茧,或如栗,言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