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僧范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555 【介绍】: 北齐僧。平乡人,俗姓李。通儒书,旁及天文筮术。二十九岁闻讲《涅槃经》开悟。出家后,博通诸经。讲经时有神异,僧俗归之如市。卒于邺都东大觉寺。有《华严经疏记》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相州平乡李氏也。幼习群书。至二十三。备通七曜九章。天文地理。卜筮之学。游从者众。抵掌解颐。相与为乐。而年盛貌都。思附法门。烧一指节以自誓。伉俪之义。情欲之念。未尝少动其心。二十九时闻讲涅槃。神开理会。遂师事僧始于邺下。而出家焉。初宗涅槃。俄入林虑山。禀禅诀。未几。从洛下献公。听法华华严。后徙辙光公逮行化齐魏。弘物尤多。旋趾邺都。声誉斯重。故使崔觐注易。咨而取长。宗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季宝顶等。愿受菩萨戒。皂白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为论。以是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独地持名述。然言行相辅。禛祥屡降。尝于显义寺。为胶州刺史杜弼。讲华严。至六地忽有一雁飞下。自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若听。席散还顺塔西而出。尔乃鴹逝。又夏讲。雀伏座之西南。终于九旬。 又在济州有鸮来听。讫席便去。其感异类如此。方阐华严。僧或骂曰。是伽斗竟何所解。夜觉有物捶其僧。死复苏。 偶过他寺。值布萨日。意欲闻戒。寺僧升座将竖义。且曰。布萨僧常事耳。竖论法相。不亦可乎。忽见神人雄特。问座上僧曰。今日何日。答曰。布萨日。神即搭之。拽于座下。委顿垂死。次问第一座。搭拽如之。由是自励不敢说欲。乃至疾重。舆而就僧。将终之日。延像入房。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日正午。卒于邺东大觉寺。春秋八十。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僧范。姓李氏。平乡人也。幼游学群书。年二十三备通流略。至于七曜九章天竺咒术。咨无再悟。徒侣方千指掌解颐誇矜折角。时人语曰。相州李洪范。解彻深义。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斯言诚有旨矣。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辄试一听开悟神府。理思兼通。乃知佛经之秘极也。遂投邺城僧始而出家焉。初学涅槃经顿尽其致。又栖心林虑静其浮情。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宗匠前修是非衢术。后徙辙光师而受道焉。耽味虑宗岁纪迁贸。既穷筌相学志无杂。乃出游开化利安齐魏。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逮旋趾邺都可谓当时明匠。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宋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对信于言前。授以菩萨戒法。五众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地持一部独名述也。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亦是一家之作。故可观采。而言行相辅祥徵屡降。尝有胶州刺史杜弼。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从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尔乃翔游。又于此寺夏讲。雀来在座西南伏听终于九旬。又曾处济州。亦有一鸮飞来入听讫讲便去。斯诸祥感众矣。自非道洽冥符。何能致此。尝讲花严。辄有一僧加毁云。是乃伽斗。竟何所解。当夜有神加打。死而复苏。其见闻者皆深敬异。尝宿他寺意欲闻戒。有僧升座将欲竖义。乃曰。竖论法相深会圣言。何劳布萨。僧常闻耳。忽见一神形高丈馀貌甚雄峻。来到座前问竖义者。今是何日。答曰。是布萨日。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委顿垂死。次问上座。拓曳同前。由是自励。至终僧事私缘竟无说欲。乃至疾重舁而就僧。将终之日延像入房。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时当正午遗诫而卒于邺东大觉寺。时春秋八十。即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初范背儒入释崇信日增。寂想空门不缘世务。口无流略之语。身绝非法之游。随得财贿即施门人。衣食有无未曾宣述。安忍善恶喜怒不形。洗秽奉禁终始如一。而留意华严。为来报之业。夜礼千佛为一世常资。末岁年事既隆。身力不济。犹依六时叩头枕上。自有英悟之量。罕能继者。而感通灵异。则事全难准云。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李。平乡人。幼学群书。年二十三。备通疏略。至于七曜九章天文筮术。咨无再悟。时人语曰相州李洪范。解彻深义。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一听开悟。遂投邺城僧出家焉。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后从辙光师受道。耽味虚宗。出游开化。利安齐魏。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逮旋趾邺都。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宗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见信于言前。受以菩萨戒法。五众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地持十部独名述也。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言行相辅。祥徵屡降。常有胶州刺史杜弼。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从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翔逝。又于此寺夏讲。雀来在坐。西南伏听。终于九旬。又曾处济州。亦有一鸟飞来入听。讫讲便去。诸祥感众。道洽冥符。
范怀珍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怀坚、怀粲。南朝齐人。善画人马。有《渥洼马图》、《孝子屏风》行于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86—549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景则。萧子恪弟。齐世,封祁阳县侯,拜太子洗马。梁武帝天监初降爵为子,除大司马南平王从事中郎。以文才为王所爱,誉为宗室奇才。使作《千字文》,其辞甚美。府中文笔,皆使草之。历官十余年,不出诸王藩府,意甚不平,后为秘书监。简文帝立,召为光禄大夫。卒谥文。有集已佚。
全梁文·卷二十三
子范字景则,齐豫章王嶷第六子。永明十年,封祁阳县侯,除太子洗马。梁受禅,例降爵为子,历后军记室参军、司徒主簿、丹阳尹丞、太子中舍人。出为建安太守,还除大司马南平王户曹属从事中郎,迁宣惠咨议参军护军临贺王正德长史。随府迁信威长史,领丹阳尹丞,除中散大夫,迁光禄廷尉卿。出为戎昭将军、始兴内史,还除太中大夫,迁秘书监。简文帝即位,召为光禄大夫,不拜,卒。元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文。有《千字文》一卷,《集》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97—约548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敬范。萧恪弟。梁武帝天监八年封衡山县侯。起家给事中,累迁湘州刺史。寻以雍州蛮文道拘引魏军,诏恭赴援,除雍州刺史。性尚侈华,广营第宅。坐私取官米,免官削爵。侯景乱,卒于城中。谥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550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世仪。萧恢世子。袭封鄱阳王。起家太子洗马,累官雍州刺史,得将士心,有时誉。梁武帝太清初,转合州刺史,镇合肥。侯景围都,遣子入援,迁开府仪同三司。台城陷,弃合肥,出守东关。请兵于北魏,遣二子为质,魏竟不助。引军至湓城,寻阳王大心忌之,市籴不通,众多饿死,范亦疽发背卒。
范胥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乡舞阳人,字长才。范缜子。传父学,以太学博士起家。有口辩,梁武帝大同中兼主客郎,应接北朝使者。后侍宣城王萧大器读,卒于鄱阳内史。
范孝才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四十五
孝才,云子,嗣爵霄城侯,为司徒祭酒、太子中舍人。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四十五
筠爵里未详。(疑范云或吴筠王筠之误。)
卢辩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范阳涿人,字景宣。博通经籍,举秀才,为太学博士,注《大戴礼》。单骑从魏孝武帝入关,累除少师,魏太子及诸王皆从受业。进爵范阳郡公。宇文泰为相,命辩继苏绰依《周礼》,撰次朝章礼度,改订官制。周明帝时迁小宗伯,进位大将军卒。
全后周文·卷六
辩字景宣,范阳涿人,魏骠骑将军同兄子,举秀才,为太学博士。从孝武西迁,授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大统中除太常卿、太子少傅,封范阳公,转少师。孝闵受禅,迁尚书右仆射明帝即位,进大将军,出为宜州刺史。有《大戴礼记解诂》若干卷,《坟典》三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怀范。王暕子。幼聪警,有识量。年十六,召见文德殿,应对爽彻。补国子生,射策高第,除秘书郎。累迁秘书丞、侍中。文章为后进领袖。年二十六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独不见》诗1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王训(511—536),字怀范,郡望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梁尚书左仆射王暕之子。年十六被召见,补国子生,射策高第,除秘书郎,历任太子舍人、宣城王友、太子中庶子,迁侍中。梁武帝大同元年(536)卒,谥温子。《梁书》、《南史》皆有传。《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范迪 朝代:西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8 【介绍】: 南北朝时后梁顺阳人。范缜孙。少机辩,善属文。仕萧察,历官中书黄门侍郎、尚书右丞、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太原晋阳人,字正范。八岁而孤,家贫,有郡豪雄于资,欲恃财强妻以女,元规却之。又暴水,元规以小舟载母妹及姑侄而留子女三人于树颠,水退俱获全,时人称其有至行。少习《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等。梁武帝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简文帝在东宫引为宾客。入陈,历官尚书祠部郎。国家每有议吉凶大礼,往往参预。入隋,终官秦王府东阁祭酒。有《春秋左氏义略》、《续经典大义》等。
全隋文·卷九
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居会稽,师事沈文阿。梁中大通初,对策举高第,为湘东王国左常侍。转员外散骑侍郎,除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侯景之乱,弃官归乡里。陈天嘉中,除始兴王功曹参军,领国子助教,转镇东鄱阳王记室参军,仍领助教。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寻除尚书祠部郎,复为鄱阳王中录事参军,转散骑侍郎,迁南平王限内参军。王为江州,随府之镇。陈亡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卒于广陵,年七十四。有《续沈文阿春秋左氏传义略》十卷、《续经典大义》十二卷。
范氏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7—618 【介绍】: 隋高阳人。范孝才女,许善心母。少寡,博学有高节。文帝知之,召入宫内侍皇后讲读,封永乐郡君。及善心为宇文化及杀害,临丧不哭,抚柩曰:“能死国难,我有儿矣。”因不食十余日,卒。
高绍义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宗室。文宣帝第三子。封范阳王。历位侍中、清都尹。武成帝时,以好与群小同饮,打死博士任方荣,武成帝杖之二百。后主(高纬)武平七年,北周军逼晋阳,后主奔邺,任定州刺史。周武帝克并州,不敌,逃奔突厥,甚得突厥他钵可汗爱重。时高宝宁在营州,表上尊号,绍义遂即帝位,称武平九年。周人购之于他钵,他钵伪与绍义猎于南境,使周将贺若谊执之。流于蜀而死。
全北齐文·卷二
绍义,文宣第三子,初封广阳王,后封范阳,历侍中、清都尹。后主奔邺,以为尚书令、定州刺史。兵败奔突厥,即皇帝位,称武平元年。周人购而执之,流死蜀中。
僧道成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599 【介绍】: 隋僧。丹阳人。俗姓陶,字明范。少投式法师为徒,住永嘉崇玄寺。具戒之后学业超侪辈,群目之为神童。梁武帝大同时游京师,善说讲,京师耆老咸称后生可畏。著《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字明范。姓陶氏。丹阳人。祖齐招远将军。永嘉太守。父佥梁贞威将军上虞令。成仪状瑰美。器质浑厚。少入永嘉崇玄寺。事式法师为弟子。具戒后。所学曰进。梁大同初。游京辇之奉诚寺。大律都沙门智文。授以十诵。才经再习。即事开讲。毗昙数论亦如之。时年犹未三十也。禅那忏摩。身心兼谨。三馀之暇。则猎涉文史。是以宿硕咸畏服焉。弟子慧藏法祥等。并分灯利众。模范人天。开皇十九年五月五日。遂卒于兴严寺。寿六十八。其始示疾也。犹勉力阐演。及剧乃称佛合掌而逝。开十诵律菩萨戒。大品法华诸经律等。一百四十遍。观音经讲。一百三十三遍。著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皆行世。既卒之三日。当五月八日。窆之奉诚之南山高座寺。沙门慧嵷撰墓志。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道成。字明范。俗姓陶氏。丹阳人也。祖诞齐招远将军永嘉大守。文佥梁贞威将军上虞令。成少而入道。住永嘉崇玄寺。事式法师为弟子。仪貌瑰美奇姿拔众。群伍目曰神童。具戒之后学超侪辈。大同之初栖游京辇受业奉诚寺大律都沙门智文。十诵才经两遍。年逾未立别肆开筵。数论毗昙染神便悟。无繁工倍闻一知十。是以京邑耆老咸称后生可畏。讲十诵律菩萨戒大品法华诸经律等一百四十遍。又讲观音一日三遍。著律大本羯磨诸经疏三十六卷。至于意树心花增晖旦曜。析理质疑听者忘倦。学士慧藏法祥等。并游方讲说法轮常转。传兹后焰利益弘多。咸蔬素洁己珠戒居心。神解严明深禅在念。兼六时虔忏。三馀暇日䱷猎文史。欲令知无不为也。然其性用安庠威仪合度。天人揩揩罕有其俦。软语爱言。不常忤物。后现疾旬馀。犹牵讲演。以开皇十九年五月五日。迁神于兴严寺。春秋六十有八。大渐之际惟称念佛。肢节软暖合掌分明。即以其月八日。窆于奉诚寺之南山。墓志高坐寺僧慧嵷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