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元统
系绳
夷族
偏偏
疆里
权威
扩大
包乾
中频
统内
广义
迫狭
大规模
宽狭
濡缕
《漢語大詞典》:元统(元統)
(1).谓刺史所治范围。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统内外五刑以下,浩泽盪汰,臣亦预焉。”
(2).统帅。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彼为元统,士马桓桓,既不怀发,连被意旨,犹復逡巡。”
《漢語大詞典》:系绳
将动物系于桩上的绳子
用来拴住动物使它只能在允许范围内活动或喂食的物件;好像系绳、系链那样使用的东西(如绳、缆)
《漢語大詞典》:夷族
诛灭宗族。 中国 古代的一种酷刑。其株连范围,历代不一。 秦 汉 有夷三族罪,封建社会后期有所谓夷九族,并及伯叔等旁系血亲。见唐律疏义通典·刑制《明律》后汉书·宦者传·曹节:“今以不忍之恩,赦夷族之罪。”魏书·天象志四:“若有夷族之害,以赦令除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三法司请将他按大逆不道大辟夷族。”
《國語辭典》:偏偏  拼音:piān piān
1.与事实、愿望或客观情况相反。如:「本以为这次一定能相见,偏偏临时又有工作。」《文明小史》第二○回:「偏偏你们要走了,我的事又无指望了。」
2.单单、只有。如:「每个人都收到了礼物,偏偏就我没有。」《文明小史》第一回:「不上半年,偏偏出了这个缺,题本上去,又蒙圣上洪恩,著他补授。」
《漢語大詞典》:疆里
(1).疆场邑里。《文选·左思〈蜀都赋〉》:“沟洫脉散,疆里綺错,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张铣 注:“疆里,疆埸邑里也,如锦綺之杂错。”参见“ 疆埸 ”。
(2).界限,指定的范围。
《國語辭典》:疆埸  拼音:jiāng yì
1.国界、边境。《左传。桓公十七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晋。江统徙戎论〉:「惟以待之有备,禦之有常,虽稽颡执贽,而边城不弛固守,为寇贼彊暴,而兵甲不加远征,期令境内获安,疆埸不侵而已。」
2.田畔、田界。《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3.战场。唐。杜牧为中书省门下请追尊号表〉:「今陛下用仁义为干戈,以恩信为疆埸,所求必至,有斗必先。」俗误作「疆场」。
《國語辭典》:权威(權威)  拼音:quán wēi
1.权势威望。《吕氏春秋。审分览。审分》:「万邪并起,权威分移。」《北史。卷九。周本纪》:「昔者水运将终,群凶放命,或权威震主,或衅逆滔天。」
2.在某种领域具有崇高地位和影响力的人。如:「院长是医学权威。」
《國語辭典》:扩大(擴大)  拼音:kuò dà
放大范围。如:「扩大营业」。
《漢語大詞典》:包乾
负责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工作。 谷峪 《萝北半月》:“留下省、地、县工作组的干部,又研究了一下分村、分片包干的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生宝 自己包干照顾 栓栓 。”
《漢語大詞典》:中频(中頻)
高于低频、低于高频的电磁振荡,其范围一般是10-550千周。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由收音机本身产生的振荡和接收到的高频混合而取得中频。
分類:高频范围
《漢語大詞典》:统内(統内)
管辖范围之内。 南朝 梁 江淹 《赐赦交州诏》:“可曲赦彼州,统内咸同旷泰。”南史·吴明彻传:“ 明彻 雅性刚直,统内不甚和。”
分類:管辖范围
《國語辭典》:广义(廣義)  拼音:guǎng yì
1.本义的推广,以阐发其蕴义。如清。王夫之著有《说文广义》一书。
2.相对于狭义而言。事物的定义适用的范围有大小之别,大者称为「广义」,小者称为「狭义」。如:「根据广义的解释,这些推论都可以说得通。」
《漢語大詞典》:迫狭(迫狹)
亦作“ 迫陿 ”。
(1).宽度窄,范围小。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长公主府第,最为迫狭,计用彩绘大青、石緑,各至千觔。其他种种,有不可计者。国家帑藏,安得不虚罄乎!”
(2).指见识、心胸等不宽广。 明 宋濂 《跋东莱止斋与龙川尺牍后》:“当时论 晦翁 者,或有迫狭之讥,而 龙川 亦甚病其细碎。” 清 黄宗羲 《紫环姜公墓表铭》:“以公之才……使充其所至,刻石之功,正未可量;而覆折於迫狭之世论,不復再试,是可惜也。”
(3).局促;不顺心。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余﹞南游二十年,所居皆通都大邑,无山林,尝迫狭不自得。” 明 唐顺之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诗之二:“久缘迫陿悲时俗,海嶠春临思若何?”
《国语辞典》:大规模(大规模)  拼音:dà guī mó
广大的气势、范围或场面。如:「大规模演习」、「大规模更换」。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学七》:「品藻人物,须先看它大规模,然后看它好处与不好处。」
《国语辞典》:宽狭(宽狭)  拼音:kuān xiá
宽窄,指面积或范围的大小程度。如:「山壁上有个突出的小平台,宽狭仅容一人,别无回旋的馀地。」
《漢語大詞典》:濡缕(濡縷)
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史记·刺客列传:“得 赵 人 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裴駰 集解:“言以匕首试人,人血出,足以沾濡丝缕,便立死也。”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及逾三十年,予亦窃位偷名,官进不已,然而终无濡缕之力及於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购诸异国,杀人未尝濡缕。迄佩三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