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6,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金错
白板
雕戈
雕盘
锦石
青绫
连钱
朱文
云笺
轻绡
花砖
黄绮
报章
花样
刺绣
《漢語大詞典》:金错(金錯)
(1).谓在器物上用黄金涂饰或镶嵌文字或花纹。后汉书·杨赐传:“玉壶革带,金错钩佩。” 唐 杜甫 《虎牙行》:“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天水 移置 保和殿 ,字加金错填精鏐。”
(2).见“ 金错刀 ”。
《國語辭典》:金错刀(金錯刀)  拼音:jīn cuò dāo
1.一种古代的钱币。为汉王莽时所铸,见《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宋。梅尧臣〈饮刘原甫家〉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
2.刀环或刀柄镀金的佩刀。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3.一种书法绘画的笔法。南唐李后主善书画,常作颤笔弯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称之为「金错刀」。《宣和画谱。卷一二。行书六。李煜》:「复喜作颤掣势人,又目其状为金错刀,光喜作行书,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
《國語辭典》:白板  拼音:bái bǎn
1.麻将牌中牌面仅画一方形框,而无其他色彩或图案者,称为「白板」。也称为「白皮」。
2.一种药剂。能抑制中枢神经,商品名是「诺米那克斯」。药效力强,毒性低,易成瘾性,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青少年或有滥服,以代替取得不易的麻醉品。若服量过度将导致呼吸困难、发冷、休克甚至死亡。
3.一种黑板。以白色颜料制成,用奇异笔代替粉笔书写。也称为「非黑板」。
《國語辭典》:雕戈  拼音:diāo gē
刻有花纹的戈。唐。柳宗元 献平淮夷雅表:「金节煌煌,锡盾雕戈。犀甲熊旂,威命是荷。」
分類:花纹精美
《漢語大詞典》:雕盘(雕盤)
刻绘花纹的盘子;精美的盘子。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瑶俎既已丽奇,雕盘復为美玩。” 唐 羊士谔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成咏》:“却忆落花飘綺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元 柳贯 《送张明德使君赴南恩州》诗:“时取榔浆斟玉液,饶将桂蠹荐雕盘。”
《漢語大詞典》:锦石(錦石)
有美丽花纹的石头;美石。 晋 罗含 《湘中记》:“ 衡山 有锦石,斐然成文。” 北魏 温子升 《捣衣》诗:“ 长安 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擣流黄。”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登俎黄柑重,支牀锦石圆。” 明 李梦阳 《秋怀》诗:“雕阑玉柱留天女,锦石秋花隐御舟。”
《漢語大詞典》:青绫(青綾)
(1).青色的有花纹的丝织物。古时贵族常用以制被服帷帐。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永无黄葛之嗟,方见青綾之重。” 宋 苏轼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青綾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帛光遶脇。” 宋 徐铉 《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诗:“青綾对覆 蓬壶 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宋 苏轼 《纸帐》诗:“乱文龟壳细相连,惯卧青綾恐未便。” 清 厉鹗 《水龙吟》词:“碧镜春酥,青綾秋梦,紫簫幽怨。”
(2).借指系有青绫绶带的官印。《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市井之夫,紈袴之子,朝输白鏹,夕綰青綾。”
《國語辭典》:连钱(連錢)  拼音:lián qián
1.植物名。唇形科连钱草属,「连钱草」之简称,参见「连钱草」条。
2.鹡鸰的别名。参见「鹡鸰」条。
3.连钱骢的别名。参见「连钱骢」条。清。邓廷桢〈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词:「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
4.马饰。南朝梁。元帝〈紫骝马〉诗:「长安美少年,金络铁连钱。」
《國語辭典》:连钱骢(連錢驄)  拼音:lián qián cōng
动物名。一种毛色斑驳如钱相连的良马。也称为「驒马」、「连钱」。
分類:郭璞
《國語辭典》:朱文  拼音:zhū wén
1.红色彩纹。《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论曰》:「故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轸也。」
2.印章上镌刻凸出的文字,即阳文。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三:「三代钟鼎文有款识,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刻之印章,则阳文曰朱文,阴文曰白文。」
《漢語大詞典》:云笺(雲箋)
亦作“ 云牋 ”。 有云状花纹的纸。 宋 周邦彦 《蕙兰芳引》词:“更花管云牋,犹写寄情旧曲。” 明张景《飞丸记·邂逅参商》:“掩映芙蓉面,想起心事寄云笺。相思一綫悬,怀人何日重相见。” 清 巢震林 《如梦令·春闺》词:“艷曲背人偷和,小叠云笺粉涴。”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又女致母诗:‘挑灯含泪叠云笺,万里缄封寄可怜,为问生身亲阿母,卖儿还剩几多钱?’”
分類:云状花纹
《漢語大詞典》:轻绡(輕綃)
一种透明而有花纹的丝织品。《汉书·元帝纪》“ 齐 三服官” 颜师古 注引 李斐 曰:“春献冠幘縰为首服,紈素为冬服,轻綃为夏服,凡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粤诗》:“ 南越 轻綃似碧云,裁为 飞燕 御风裙。” 茅盾 《子夜》一:“她们身上的轻绡掩不住全身肌肉的轮廓。”
《漢語大詞典》:花砖(花磚,花塼,花甎)
亦作“ 花塼 ”。表面有花纹的砖。 唐 时内阁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季日至五砖,为学士入值之候。 唐 元稹 《樱桃花》:“花塼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衙排 宣政 仗,门启 紫宸 关。彩笔停书命,花甎趁立班。” 宋 王禹偁 《贺毕翰林新入》诗:“閒步花砖喜復悲,所悲君较十年迟。” 明 宋纳 《壬子秋过故宫》诗:“衔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
《漢語大詞典》:黄绮(黄綺)
(1). 汉 初 商山 四皓中之 夏黄公 、 绮里季 的合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六:“咄咄俗中愚,且当从 黄 綺 。” 明 万寿祺 《入沛宫》诗:“我亦远随 黄 綺 去, 东山 重唱《采芝歌》。”
(2).黄色的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元史·礼乐志二:“琴十,一絃、三絃、五絃、七絃、九絃者各二……俱以黄綺夹囊贮之。”
《國語辭典》:报章(報章)  拼音:bào zhāng
1.酬答的书信或诗文。南朝齐。谢朓〈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鹜。」
2.报纸的通称。如:「报章杂志」。《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戊子,诏大索康有为、梁启超,毁所著书,阅其报章者并罪之。」
《國語辭典》:花样(花樣)  拼音:huā yàng
1.式样、名色。《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门栏窗隔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老残游记二编》第三回:「人说什么马褂子颜色好,花样新鲜,冒冒失失的就问:『可是说三爷的那件马褂不是?』」
2.绣花的样本。
3.如花朵一般的。如:「花样年华」。
4.手段、诡计。如:「别想玩花样!我会在暗中监视你的!」
《國語辭典》:刺绣(刺繡)  拼音:cì xiù
利用各种色线在纺织品或其他物品上,以不同的方法绣出各种图案。绣法分为直纹、短针两种。平绣、广绣、苏绣、湘绣号称中国四大名绣,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