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3,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秉节
抗节
大丈夫
失节
诚节
清操
列女
酌水
贞松
养高
峻节
寒木
盛节
立节
脊梁
《漢語大詞典》:秉节(秉節)
(1).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 宋 欧阳修 《武恭王公神道碑》:“秉节治戎,出征入卫。” 明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秉节传旌承圣宠,心存一点丹衷。”
(2).保持节操,守节。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
(3).犹秉性。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 王竑 秉节刚劲,可寝大姦。”
《國語辭典》:抗节(抗節)  拼音:kàng jié
坚守节操而不屈服。《汉书。卷六七。朱云传》:「唯御史中丞陈咸年少抗节,不附显等,而与云相结。」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抗节玉立,誓不降辱。」
《國語辭典》:大丈夫  拼音:dà zhàng fū
有志气而勇敢刚毅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國語辭典》:失节(失節)  拼音:shī jié
1.丧失节操,不能以义自守。《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2.妇女失去贞节。《二程全书。遗书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3.失去调节、控制。《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4.违背礼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漢語大詞典》:诚节(誠節)
忠诚不渝的节操。《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东平 刘公干 ,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隋书·杨素传:“早建殊勋,夙著诚节。”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通天元年:“ 鹿城 主簿 宗城 潘好礼 ,著论,称 有功 蹈道依仁,固守诚节,不以贵贱死生易其操履。”
《國語辭典》:清操  拼音:qīng cāo
清白高尚的志行。《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尹勋传》:「宗族多居贵位者,而勋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红楼梦》第三回:「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國語辭典》:列女  拼音:liè nǚ
刚正且有节操的女子。《战国策。韩策二》:「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也作「烈女」。
《漢語大詞典》:酌水
(1).用“酌贪泉”之典。谓磨砺节操。晋书·良吏传论:“ 邓攸 赢粮以述职, 吴隐 酌水以厉清, 晋 代良能,此焉为最。”
(2).隋书·循吏传·赵轨:“徵 轨 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 轨 受而饮之。”故隋书·循吏传论曰:“ 赵轨 秩满,酌水饯离,清矣!”后遂用“酌水”表示对居官清廉者的赞语。 唐 贾岛 《送郑少府》诗:“夕阳行带月,酌水少留君。”
《漢語大詞典》:贞松(貞松)
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 晋 戴逵 《贻仙城慧命禅师书》:“紫盖贞松,仍麾上辩;洪崖神井,即莹高心。”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盖霜雪交下,始见贞松之操;国家丧乱,方验忠臣之节。” 清 纳兰性德 《卢子谅时兴》诗:“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劲莛矗惊飇,贞松翠霜雪。”
《漢語大詞典》:养高(養高)
谓闲居不仕,退隐。高,指高尚的志向、节操、名望。《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旧唐书·玄宗纪上:“ 武德 、 贞观 以来勋臣子孙无位者,访求其后奏闻,有嘉遯幽栖养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荐。”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养高不肯事王侯,闲卧林泉了衰朽。”
《國語辭典》:峻节(峻節)  拼音:jùn jié
高尚的节操。《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
分類:高尚节操
《漢語大詞典》:寒木
(1).耐寒不凋的树木,多指松柏之类。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五十》:“是以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 刘孝标 注:“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此由是坚实之性也。”南齐书·孝义传赞:“孝为行首,义实因心。白华秉节,寒木齐心。” 宋 朱熹 《伏读云台壁间秘阁郎中盘谷传丈题诗辄次元韵呈诸同游》:“只有空山无岁月,倚天寒木但苍然。”
(2).泛指寒天的树木。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靡靡见虚烟,森森视寒木。” 唐 寇泚 《度涂山》诗:“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
(3).指木柴。 唐 顾况 《焙茶坞》诗:“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漢語大詞典》:盛节(盛節)
(1).高尚的节操。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盛节絜言,皦然若不可涅。”
(2).盛大的礼仪。《汉书·儿宽传》:“其封 泰山 ,禪 梁父 ,昭姓考瑞,帝王之盛节也。”
(3).好的法度。 宋 苏轼 《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漢語大詞典》:立节(立節)
树立节操。《淮南子·氾论训》:“ 季襄 、 陈仲子 立节抗行,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后汉书·朱穆传:“公卿共表 穆 立节忠清,虔恭机密,守死善道,宜蒙旌宠。” 唐 聂夷中 《胡无人行》:“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國語辭典》:脊梁  拼音:jǐ liáng
脊柱。因居于全身骨骼的主干,彷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故称为「脊梁」。《水浒传》第一回:「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也称为「脊柱」、「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