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踏场(踏場)  拼音:tà cháng
演员依照乐曲的节奏,在戏台上舞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后行脚色,力齐鼓儿,饶个撺掇,末泥色饶个踏场。」
《国语辞典》:头板(头板)  拼音:tóu bǎn
音乐声发出的同时所打下的节拍。也称为「实板」。
《漢語大詞典》:赴拍
应和节拍。 清 赵翼 《同顾北墅王漱田观西洋乐器》诗:“吸嘘竽调簧,节簇笳赴拍。”
《國語辭典》:散板  拼音:sǎn bǎn
一种戏曲唱腔的板式。节奏长短自由,乐器慢拉或慢打,唱腔慢唱,通常用于表现悲痛的感情,有时亦用于一般叙述,情绪可依唱词自由发挥。如平剧的散板,川剧的三板、走板,梨园戏的慢头等。
《國語辭典》:急遍  拼音:jí biàn
乐曲中声调急促的部分。唐。张祜 悖拿儿舞诗:「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
《漢語大詞典》:狂节(狂節)
疾速的节拍。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诗:“鞔鼓画麒麟,看君击狂节。”
分類:疾速节拍
《國語辭典》:有板有眼  拼音:yǒu bǎn yǒu yǎn
唱戏或唱歌合乎拍节板眼。形容人的言语行事清晰有条理。如:「他做起事来有板有眼,真是难得。」
《漢語大詞典》:应节合拍(應節合拍)
(1).合乎节拍。 韦君宜 《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他们一面拉风箱一面唱歌,应节合拍。”
(2).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一方面‘俯拾即是’,一方面却又‘着手成春’,只因为工夫已经成熟,在无所容心之间,自能应节合拍的缘故。”
《漢語大詞典》:钥舞
谓文舞。吹钥而舞,舞时依照钥声为节拍。
《國語辭典》:一板一眼  拼音:yī bǎn yī yǎn
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如:「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你千万马虎不得。」也作「一板三眼」。
《國語辭典》:一板三眼  拼音:yī bǎn sān yǎn
板,以拍板击打一下,为中国音乐每小节里最强的拍子。眼,以鼓签敲击板鼓,为次强拍或弱拍。一板三眼即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常用以表现舒缓沉著的情境。后用以比喻言行谨守法规,沉著而有条理。《糊涂世界》卷六:「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也作「一板一眼」。
《国语辞典》:板腔体(板腔体)  拼音:bǎn qiāng tǐ
一种戏曲、曲艺音乐的结构体式。以板式、节拍、腔调的变化为其特点。梆子、皮黄系统的剧种可作为板腔体的代表,在近代戏曲音乐发展上有重大的影响。
《国语辞典》:合板眼  拼音:hé bǎn yǎn
板眼,音乐的节拍。合板眼比喻与人的心意相符合。《金瓶梅》第六八回:「这西门庆听了,见粉头所事,合著他的板眼,亦发欢喜。」
《國語辭典》:吉特巴  拼音:jí tè bā
一种舞蹈。为英语jitterbug的音译。西元一九四○年,兴起于美国。舞者成对随著二拍子爵士乐变奏曲的节拍摇摆和旋转,是一种节奏强烈,情绪兴奋的快速四步舞。也译作「吉鲁巴」、「吉拖爬」、「吉尔巴」。
《漢語大詞典》:急三台(急三臺)
唐 时一种节拍急促的曲调名。 唐 韦应物 《三台》诗题注:“按《乐苑》, 唐 天宝 中羽调曲有《三臺》,又有《急三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