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1 【介绍】: 唐宁夷州突厥族人,初名窣干,玄宗赐名思明。通六蕃语。与安禄山同乡里,长相善,俱为捉生将。后迁大将军。天宝中,以功累授平卢兵马使。禄山叛,使思明略定河北。安庆绪杀禄山称帝,思明复并其众归于唐,诏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朝廷恐其变,使乌承恩密图之,事泄,思明再叛。肃宗乾元二年,僭号称大圣燕王于魏州,遂进兵援庆绪,解邺城之围。寻又杀庆绪等,并其众。还范阳,称大燕皇帝。以子史朝义攻陕,兵败,将诛而释之,后为朝义与其下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1 本名窣干,营州(今辽宁朝阳)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约生于中宗时。玄宗开元间在幽州,为折冲。天宝初,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十一载(752)迁北平太守。安禄山奏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十四载随安禄山叛,率军陷河北诸郡。次年,伪授范阳留后。肃宗至德二载(757)降唐,封归义王、范阳节度使。次年底复叛。乾元二年(759),潜称大圣周王。旋杀安庆绪,改国号大燕,自称应天皇帝。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史思明好作诗,但不知押韵。《全唐诗》存诗一首。另《安禄山事迹》卷下另存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 【介绍】: 五代时深州乐寿人。刘守文弟。以通父妾被逐。后梁太祖开平元年,父刘仁恭为后梁所攻,守光自外将兵击走之,遂入据幽州,自称卢龙节度使,幽父杀兄。乾化初,自称燕帝,改元应天。历三年,为李存勖遣周德威攻破,被俘,斩于太原。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守光。深州乐寿人。幽州节度刘仁恭之子。拘父自立。僭号大燕。为后唐庄宗所诛。
康延孝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6 【介绍】: 五代时塞北部落人。初事后梁末帝为右先锋指挥使。后率百骑奔李存勖。存勖用其策灭后梁。赐姓名李绍琛,授保义军节度使。后唐庄宗同光中平蜀之功,以其为最。师还,闻朱友谦无辜见杀,惧而返蜀,自称四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寻为任圜、孟知祥合攻而擒至凤翔斩首。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四
延孝。塞北部落人。梁开平乾化中自队长积劳至部校。后唐同光中为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检校司空。守博州刺史。庄宗平汴。以功授检校太保郑州防禦使。赐姓名绍琛。二年迁保义军节度使。三年讨蜀。以为西南行营马步军先锋排阵斩斫等使。蜀平。以西平王朱友谦伏诛。遂谋叛。自称西川节度三州制置等使。都将何建崇擒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魏州贵乡人,字端己。罗弘信子。好学工书。唐末,嗣父为魏博军留后,封邺王。倾心事朱温,赞成其事。后梁开平中拜太师兼中书令。在镇十七年,卒年三十四。谥贞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7—910 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僖宗文德元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魏博节度副使。昭宗光化元年(898),其父罗弘信卒,袭位为魏博节度使。次年,加同平章事。天复末,累加至检校太傅、兼侍中,封长沙郡王。天祐元年(904),进封邺王。唐亡,仕后梁,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开平四年(910)卒,谥贞壮。生平见新、旧《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一。绍威下笔成文,晓音律,好招延文士,歌宴赋诗。酷嗜罗隐诗,推其为叔父,且名己诗为《偷江东集》。其诗颇为邺中人士所讽咏。《公燕诗》之“帘前淡泊云头日,座上萧骚雨脚风”句,尤为人所叹服。所作《偷江东集》5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白菊》1首又作罗隐诗。《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罗绍威(876-909),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光化元年(898),父天雄军节度使罗弘信卒,绍成代为节度,累加检校太尉、守侍中,封邺王。入梁,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卒。绍威好儒术,能诗。时罗隐有当世诗名,自号江东生,绍威酷嗜其作,目己所为诗为《偷江东集》,凡五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二首,残句。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威性明敏,达于吏道。伏膺儒术,招纳文人,聚书至万卷。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唐诗纪事
(绍威)唐末袭父弘信为魏博节度使,喜为诗。江东罗隐有诗名,绍威厚礼之,与通属籍。目己所为诗号《偷江东集》。如“楼前淡淡云头日,帘外萧萧雨脚风”,无愧隐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年里皆不详,本为李姓某节度使宠姬,元宵之夕,书诗于红绡帕掷于路,约得之者来年元夕会于相蓝后门。其帕为宦子张生所得,如期而往,果遇姬,遂相偕逃吴。事见《名媛诗归》卷一五。《全唐诗》录诗3首。
全宋诗
李氏,仁宗天圣间人。节度使李某偏室。事见《岁时广纪》卷一二引《蕙亩拾英集》。今录诗四首。
《國語辭典》:宣牌  拼音:xuān pái
载有官吏姓名、职级,可资證明身分的牌子。《水浒传》第三九回:「只见凳头边溜下搭膞,上挂著朱红绿漆宣牌。朱贵拿起来看时,上面雕著银字,道是:『江南两院押牢节级戴宗。』」
《國語辭典》:牙推  拼音:yá tuī
对占卜算命的术士及江湖医生的称呼。《刘知远诸宫调。第一》:「我女儿曾有牙推算,不久咱门风也改换。」元。关汉卿《拜月庭》第二折:「谁想他百忙里卧枕著床,内伤外伤,怕不大倾心吐胆,尽筋竭力把个牙推请。」也作「牙槌」。
《漢語大詞典》:柔节(柔節)
谓以和柔为节度。管子·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 尹知章 注:“人君居位当安徐而又静默,以和柔为节,先能定己,然后可定人。”
分類:和柔节度
《国语辞典》:损者三乐(损者三乐)  拼音:sǔn zhě sān yào
有害的乐事有三种,包括恃尊而骄、游荡无节度、耽于宴饮逸乐。《论语。季氏》:「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国语辞典》:清净守节(清净守节)  拼音:qīng jìng shǒu jié
宁静而遵守节度。《红楼梦》第六十五回:「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
《国语辞典》:豪奢放逸  拼音:háo shē fàng yì
十分奢侈而无节度。《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曲阳侯素延传》:「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迁上谷太守。」
《国语辞典》:不避彊禦  拼音:bù bì qiáng yù
为官刚正,不畏强势。唐。权德舆〈唐西川节度副大使韦公先庙碑铭序〉:「操持贵倖,不避彊禦,善理宫室,得其时制。」也作「不畏强禦」。
《漢語大詞典》:节刌(節刌)
节度分划。 清 毛奇龄 西河词话卷二:“三絃起於 秦 ,本 三代 鼗鼓之製,而改形易响,谓之絃鞉。故虽能倚歌曲折,而仍以节刌辐輳其间。”
分類:节度分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