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谨酒(謹酒)
节制用酒。周礼·秋官·萍氏:“萍氏掌国之水禁,几酒,谨酒,禁川游者。” 郑玄 注:“使民节用酒也。”
分類:节制
《漢語大詞典》:适逸(適逸)
犹言节制逸乐。书·多士:“ 有夏 不适逸。” 俞樾 群经平议·尚书四:“ 有夏 不适逸者,适之言节也……言 夏桀 不自节其逸乐也。”
分類:节制逸乐
《漢語大詞典》:侵滥(侵濫)
谓超出某一特定的范围不加节制。宋书·武帝纪下:“其有户统及讁止一身者,不得復侵滥服亲,以相连染。”隋书·儒林传·何妥:“臣闻 舜 举十六族,所谓八元、八愷也。计其贤明,理优今日,犹復择才授任,不相侵滥,故得四门雍穆,庶绩咸熙。”
《漢語大詞典》:寖滥(寖濫)
逐渐失去节制,过度。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上:“ 宣和 元年四月庚子,臣僚言恩泽之行,比年寖滥,有入仕十二年转十官者。”
《漢語大詞典》:节检(節檢)
犹检节。检点节制。新唐书·王式传:“﹝ 式 ﹞少节检,巧于宦,因 郑注 以交 王守澄 ,中丞 归融 劾之,出为 江陵 少尹。”
分類:检点节制
《漢語大詞典》:闲节(閑節)
防闲节制。 梁启超 《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是故人民所举议员,苟得其人,则常能闲节政府使轨於正。”
分類:节制
《国语辞典》:淌水  拼音:tǎng shuǐ
顺势而下的水流。常用来比喻使用金钱没有节制。《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门下在这里大半年了,看见少爷用银子像淌水。」
《漢語大詞典》:过杀(過殺)
(1).错杀,误杀。史记·循吏列传论:“ 李离 过杀而伏剑, 晋文 以正国法。”
(2).严加节制。 宋 田况 《〈皇祐会计录〉序》:“在昔冢宰制国用,必度岁之丰寡,谨出入之式灋,以驭其用,至通三十年之率,以防不给,其裁节过杀,精密重慎,可知也已。”
分類:节制
《漢語大詞典》:剺栎(剺櫟)
分别节制貌。
分類:分别节制
《漢語大詞典》:钤勒(鈐勒)
节制约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黄乌乔》:“大王不能鈐勒部曲,吾来俵钱,而小鬼无礼如是。”
《國語辭典》:节育(節育)  拼音:jié yù
节制生育。如:「政府这些年倡导节育颇有成效。」
分類:节制生育
《漢語大詞典》:检节(檢節)
检点节制。后汉书·郅恽传:“时 冀部 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 寿 案察之,无所容贷。”北齐书·高乾传:“ 季式 豪率好酒,又恃举家勋功,不拘检节。”
分類:检点节制
《國語辭典》:重唇音(重脣音)  拼音:zhòng chún yīn
音韵学上指闭合两唇以节制声气经过所发之音。如帮、滂、并、明等。
《漢語大詞典》:毋度
无度,没有节制。管子·八观:“侈之所生,生於毋度。”
《国语辞典》:量腹取足  拼音:liàng fù qǔ zú
按照食量拿取食物。《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张鲁》:「又置义米肉,县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后比喻人自我节制,不贪取财物。如:「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量腹取足,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