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奏(節奏)  拼音:jié zòu
1.指一种以一定速度快慢的节拍,由规律的强弱、长短所组成。rhythm 中译名。
2.比喻有规律的进程。如:「生活有了节奏,就不会再觉得生命空虚了。」
《国语辞典》:贪睡(贪睡)  拼音:tān shuì
睡眠太多,不知节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然或是女孩儿家贪睡,忘记了。不知我外边人守候之苦,不免再央杨老妈去问个明白。」
《漢語大詞典》:裁节(裁節)
(1).裁抑节制。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 宋 苏洵 《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明 高攀龙 《书〈唯庵先生志铭〉后》:“先生少弱,稍动作輒疲,必偃仰时自休息。然善裁节一切,不竭其意之所欲,不务其力之所不胜。”
(2).削减;节省。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之用人最无谓者,其所谓任子乎……朝廷自近年始有意于裁节,然皆知损之而未得其所损。”元史·许有壬传:“ 有壬 极论,帝当亲祠太庙……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裁节。”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今见于方畧者,若裁节冗费,改折漕贡……核减军需报销,亦皆所裨无几。”
《國語辭典》:节哀(節哀)  拼音:jié āi
抑制心中的悲痛,以免过分哀伤。常于吊丧时慰问死者家属之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令堂天年有限,过伤无益,且自节哀。」
《國語辭典》:品节(品節)  拼音:pǐn jié
品,品级、阶级。节,节制。品节指按等级、层次而加以节制。《礼记。檀弓下》:「品节斯,斯之谓礼。」
《國語辭典》:过节(過節)  拼音:guò jié
1.度过节日。宋。陆游 辛酉冬至诗:「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2.在节日庆贺作乐。《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这日是五月初三,却好庄濯江家送了一担礼来与少卿过节。」
3.嫌隙纠纷。如:「他们之间有很深的过节,很难让他们抛弃恩怨,彼此合作。」
《漢語大詞典》:节事(節事)
谓行事有节制,使合乎准则。国语·越语下:“ 越王 句践 即位三年而欲伐 吴 , 范蠡 进諫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节,制也。”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越王 谓 范蠡 曰:‘以不听子故至於此,为之柰何?’ 蠡 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 司马贞 索隐:“言地能财成万物,人主宜节用以法地,故地与之。”
《漢語大詞典》:擅命
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韩非子·亡徵:“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后汉书·耿弇传:“今 更始 失政,君臣淫乱,诸将擅命於畿内,贵戚纵横於都内。”周书·于谨传:“ 魏 祚陵迟,权臣擅命,羣盗蜂起,黔首嗷然。”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国家规模,特异前代,本缘 唐 季陵夷,藩方擅命,其极为 五代 废立,士卒断制之祸,是以收揽天下之权,銖分以上悉总於朝。”
《國語辭典》:节约(節約)  拼音:jié yuē
节制约束。如:「节约用水」。
《漢語大詞典》:常节(常節)
(1).谓常有节制。大戴礼记·诰志:“天生物,地养物,物备兴而时用常节。”
(2).一定的时节。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3).一定的节度。 晋 陆机 《演连珠》:“动循定检,天有可察,应无常节,身或难照。” 宋 叶适 《黄端明谥简肃议》:“公儼然庄重,坐立有常处,不倾侧跛倚,语默有常节,不戏言苟笑。”
(4).固有的操节。《汉书·王莽传上》:“赏未足以直功,谦约退让,公之常节,终不可听。”周书·杨宽传:“太宰见爱以礼,人臣之交耳。今日之事,事君常节。”北史·王紘传:“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故臣不死。”
(5).正常的节律。 章炳麟 《辨诗》:“乐府或时无韵,是犹《周颂》诸篇,不应常节,盖其逗留曲折,非韵所持,固诗之特异也。”
《國語辭典》:节食(節食)  拼音:jié shí
1.减省食物。如:「缩衣节食」。《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东夷》:「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其俗节食。」《清史稿。卷四七五。列传。洪秀全》:「二月,寇以运粮路绝,日驱妇孺出城以谋节食。」
2.节制饮食。如:「他每天努力运动,并搭配节食,终于成功减重。」清。褚人穫《坚瓠秘集。饱生众疾》:「循州苏侍郎每见某,即劝令节食,言食少则脏气流通而少疾。」
3.节日的食物。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莫不是买油面为节食?莫不是裁段匹作秋衣?我问你为何事离宅院,有甚干来城内?」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
《漢語大詞典》:背诞(背誕)
违命放诞,不受节制。左传·昭公元年:“子姑忧 子晳 之欲背诞也。” 杜预 注:“ 郑子晳 杀 伯有 背命放诞,将为国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刘表 背诞,不供贡职。”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方毓德以羈縻,竟凭骄而背诞。” 宋 苏辙 《殿试武举策问》:“朕以天下为度,怀柔四夷,而 西戎 背诞,腰领未得。” 章炳麟 《思乡原上》:“ 孔融 背诞之士也,其在 北海 任用轻剽之才,租赋少缓,一朝杀五部督邮,及姦民污吏滑乱市朝,弗能治也。”
《漢語大詞典》:节适(節適)
谓有节制而适度。晏子春秋·问上二六:“百官节适,关市省征,山林陂泽不专其利,领民治民勿使烦乱。” 张纯一 校注:“节适,官无冗设。”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是以当食不知辛酸节适,洗沐盥漱,动逾岁时。”
《漢語大詞典》:节欲(節慾)
亦作“ 节慾 ”。 克制欲念;节制性欲。晏子春秋·问下七:“ 景公 问 晏子 曰:‘富民安众难乎?’ 晏子 对曰:‘易·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行此两者而已矣。’”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以圣人制礼节欲,取於民有度,使之以时,用之有止。” 宋 巩丰 《巩氏后耳目志·杂言》:“治生莫若节用,养生莫若节慾。” 李大钊 《战争与人口问题》:“余虽不敢信其节欲以限制出生之説有显著之效果,但亦絶不否认其説之本旨。”
《漢語大詞典》:适欲(適欲)
(1).犹言节制欲望。吕氏春秋·重己:“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 高诱 注:“适犹节也。”
(2).顺遂其欲望。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且夫国之所以不得士者有五阻焉……执事适欲,擅国权命,五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