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彩 → 䌽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吐艳(吐豔)
发出艳丽色彩。亦谓放射光辉。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吐艳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 前蜀
韦庄 《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擣衣曲。” 宋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之一:“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如:百花吐艳。
《漢語大詞典》:泽润(澤潤)
(1).恩泽普施。
《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2).色彩光润。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肌肤莹滑,毛髮泽润。”
《漢語大詞典》:华采(華采)
(1).华丽的色彩。
《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王逸 注:“华采,五色采也。”
《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
(2).文采;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文之大略也。” 叶圣陶
《城中·微波》:“青年的华采,当时多么明耀,但是一转眼就暗淡了!”
《國語辭典》:辞旨(辭旨) 拼音:cí zhǐ
文辞意旨。《后汉书。卷二九。郅恽传》:「厉音正色,辞旨甚切。」《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靖传》:「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
《國語辭典》:色光 拼音:sè guāng
具有颜色的可见光。
《漢語大詞典》:鸡翘(雞翹)
(1).鸾旗。帝王仪仗之一。
《后汉书·舆服志上》:“鸞旗者,编羽旄,列繫幢旁。民或谓之鸡翘,非也。” 唐
李商隐 《茂陵》诗:“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復插鸡翘。” 宋
王安石 《送项判官》诗:“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 明
陈汝元 :“九死自拚埋马革,五更重幸插鸡翘。”
(2).色彩名。
《急就篇》卷二:“春草鸡翘鳧翁濯。” 颜师古 注:“皆谓染彩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鸭头緑,翠毛碧云。”
《漢語大詞典》:绣错(繡錯)
色彩错杂如绣。
《魏书·地形志上》:“犬牙未足论,绣错莫能比。” 唐
柳宗元 :“苍翠诡状,綺綰绣错。” 元
宋本 《大都杂诗》:“绣错繁华遍九衢,
《上林》词赋 汉 西都 。”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 维扬 ,肯让他邦夸绣错?”
《漢語大詞典》:错绣(錯繡)
色彩错杂的锦绣。 唐
元稹 :“影带旂常,疑错绣之遥动。”
《漢語大詞典》:殊色
(1).特别美丽的色彩。 汉 应玚 :“何翩翩之丽鸟,表众艷之殊色。”
(2).绝色。指女子特别美丽的姿色。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女有殊色,所乘骏马极佳。”
《明史·黄龙传》:“ 世魁 本市侩,其女有殊色,为 毛文龙 小妻。”
(3).借指美女。 唐 李朝威
《柳毅传》:“见有妇人,牧羊於道畔。 毅 怪视之,乃殊色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 珠市 者,间有殊色。”
(4).不同的颜色。
《淮南子·人间训》:“铅之与丹,异类殊色。” 清 陈确
《答查石文书》:“夫白之与黑,灿然其殊色矣。”
《漢語大詞典》:众色(衆色)
各种色彩。 汉
司马相如 :“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元
何中 诗:“川明散众色,空碧生清音。”
《漢語大詞典》:妙色
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儼然妙色,荫此曲枝,显若金山,尊如聚月。” 唐
卢照邻 :“徵奇綃于水府,採妙色于霞庄。”
《漢語大詞典》:华色(華色)
美丽的容色;华丽的色彩。:“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内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张桐城 相公……
《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
《國語辭典》:符采 拼音:fú cǎi
1.瑞玉的文理色采。晋。
左思 〈〉:「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2.比喻诗文辞藻华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3.文艺才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风骨》:「才锋峻立,符采克炳。」宋。
司马光 :「以是得瞻见符采,承接馀论,其为幸已大。」
《漢語大詞典》:绣羽(繡羽)
(1).指鸟类美丽的羽毛。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戏锦鳞而夕暎,曜绣羽以晨过。” 前蜀
韦庄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诗:“马嘶春陌金羈闹,鸟睡华林绣羽香。”
(2).指色彩斑斓的鸟。 唐
许敬宗 《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锦鳞文碧浪,绣羽绚青空。” 清
孙枝蔚 《偶行市上遂步至北门外遍观诸家园林》诗:“枝头绣羽并肩立,水面金鳞啣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