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艰急(艱急)
(1).艰难危急。国语·鲁语上:“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之二:“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2).困难。宋史·宋太初传:“会西鄙有警,转餽艰急,改刑部郎中,充 陕西 转运使。”
《漢語大詞典》:世屯
时世艰难。《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委讲缀道论,改服康世屯。” 李善 注:“屯,难也。”
分類:时世艰难
《漢語大詞典》:辛艰(辛艱)
辛苦艰难。 明 高启 《同谢国史游锺山逢铁冠先生》诗:“登高不知已几里,但怪力尽愁辛艰。”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啊,这把平民的尊严,平民的刚健,平民的勤勉,平民的辛艰,都尽态地表现出来了。”
分類:辛苦艰难
《國語辭典》:屯否  拼音:zhūn pǐ
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代表险难始生。否,《易经》六十四卦之一,代表否塞不通。屯否比喻际遇艰难。南朝梁。元帝〈劝农诏〉:「顷岁屯否,多难荐臻。」
《漢語大詞典》:涩难(澀難)
(1).犹险阻。 汉 王升 《石门颂》:“道路涩难。”
(2).言语迟钝艰难。隋书·诚节传·卢楚:“ 楚 少有才学,鯁急口吃,言语涩难。”
《國語辭典》:蹇连(蹇連)  拼音:jiǎn lián
艰难的样子。汉。蔡邕〈述行赋〉:「涂迍邅其蹇连兮,潦污滞而为灾。」唐。韩愈〈袁氏先庙碑〉:「袁自陈分,初尚蹇连。」
《國語辭典》:蹇滞(蹇滯)  拼音:jiǎn zhì
艰难受挫,做事不顺利。宋。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诗:「君不见近代诗家流,胡为蹇滞多穷愁。」
《漢語大詞典》:巽坎
巽,顺;坎,险。一说,巽,风;坎,水。因以“巽坎”借喻旅途之艰难。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寺》诗之二:“自故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漢語大詞典》:厄塞
(1).窘迫艰难,时运不济。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贾人妻》:“僕之厄塞,阽於沟瀆。如此勤勤,所不敢望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贤仆夫:“ 李敬 者,本 夏侯譙公 之佣也。公久厄塞名场, 敬 寒苦备歷。” 明 李东阳 《书宋诸贤墨跡后》:“今观其尺书寸扎,皆国家天下事也。卒令厄塞困顿,齎志以殁,国亡世改,而其辞独存。”
(2).阻塞。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岂政治失当,事之害物者尚多;上下厄塞,情之不通者非一。”
《漢語大詞典》:困迫
艰难窘迫。后汉书·伏湛传:“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宋 苏辙 《历代论·汉景帝》:“ 邓通 , 文帝 之倖臣也,以吮痈之怨,困迫至死。”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慰人心於困迫之餘,养士气於摧伤之后。”
《國語辭典》:困难(困難)  拼音:kùn nan
1.穷困。如:「生活困难。」
2.事情复杂或阻碍多,不容易完成。如:「克服困难」、「要他答应这件事,恐怕很困难。」
《漢語大詞典》:蹇难(蹇難)
犹言困苦艰难。《易·蹇》“王臣蹇蹇” 唐 孔颖达 疏:“志匡王室,能涉蹇难,而往济蹇,故曰王臣蹇蹇。” 宋 范仲淹 《易义》:“夫未合之时,体乖志疑,动虞蹇难,求援而济者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四:“顾自鬻自求,贤者所耻,加之新罹蹇难,始欲自脩。”
分類:困苦艰难
《漢語大詞典》:苦剧(苦劇)
犹言艰难复杂。宋书·谢庄传:“ 庄 少长富贵,今且繫之尚方,使知天下苦剧,然后杀之未晚也。”
分類:艰难复杂
《漢語大詞典》:淹蹇
(1).谓艰难窘迫,坎坷不顺。 明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且 唐君 在当时淹蹇不得一第而老於郎署。”《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年纪三十以外,家贫落魄,十分淹蹇,全亏着浑家 贝氏 纺织度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君命淹蹇,生非其时。”
(2).傲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舍中一老僧,深目高鼻,坐蒲团上,淹蹇不为礼。”
《漢語大詞典》:狼胡
喻处境艰难,进退维谷。《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狼之老者则頷下垂胡,狼进前则躐其胡,却退则跲其尾……以喻 周公 摄政之时,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其志,进退有难。” 朱熹 集传:“胡,頷下悬肉也。” 高亨 注:“胡,兽頷下下垂的肉。兽的胡上总是生着较长的毛,所以字变为鬍,胡本含有鬍意。老狼的胡肉长,胡毛也长,行走时,两脚就踩着了。” 宋 敖陶孙 《题三元楼壁》诗:“左手旋乾右转坤,如何羣小恣流言。狼胡无地居 姬旦 ,鱼腹终天弔 屈原 。” 清 赵翼 《西湖咏古》之五:“去国狼胡非帝意,隔篱犬吠是人声。”参见“ 狼跋 ”。
《國語辭典》:狼跋  拼音:láng bá
《诗经。豳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狼跋,美周公也。」首章二句为:「狼跋其胡,载疐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