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8
词典
1
分类词汇
87
共87,分6页显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善政
正气
承流
肃然
成俗
良法
时风
遇时
祝颂
发育
明行
善俗
佳思
行治
美风
《國語辭典》:
善政
拼音:
shàn zhèng
良善的政策法令。《孟子。公孙丑》:「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老残游记》第六回:「请教,已过的善政可有出类拔萃的事迹呢?」
分類:
善政
清明
妥善
良好
政治
法则
政绩
管理
政令
《國語辭典》:
正气(正氣)
拼音:
zhèng qì
1.天地间至大至刚之气。《汉书。卷九。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宋。文天祥〈正气歌。序〉:「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2.正直的气概。《淮南子。诠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儒林外史》第九回:「先年东家因他为人正气,所以托他管总,后来听见这些呆事,本东自己下店,把帐一盘,却亏空了七百多银子。」
分類:
正气
充塞
中医
正派
正常
纯阳
医学
光明正大
天地
气色
正经
东方
方直
作风
纯阴
人体
体内
纯正
气和
气候
良好
元气
风气
南方
体现
防御
浩然
抵抗
气概
再生
功能
《漢語大詞典》:
承流
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
《史记·三王世家》
:“ 百蛮 之君,靡不乡风,承流称意。”
《汉书·董仲舒传》
:“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
《
后汉书·文苑传·杜笃
》
:“ 太宗 承流,守之以文。” 李贤 注:“ 太宗 , 文帝 也。继体之君,以文德守之。”
分類:
接受
继承
良好
风尚
《國語辭典》:
肃然(肅然)
拼音:
sù rán
1.严谨恭敬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孝满了,娶了一房媳妇,且是夫妻相敬,门风肃然。」《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听了赵翰林的话,知道他是个有才学的,不觉肃然起敬。」
2.山名。位于山东莱芜县东北,当泰山东麓,汉武帝封泰山,禅肃然,即此。也称为「宿岩山」。
分類:
肃然
山名
恭敬貌
恭敬
严肃
萧瑟
微风
畏惧貌
畏惧
安定平静
安定
风吹
认真
吹动
平静
泰山
庄严
秩序
良好
东麓
《國語辭典》:
成俗
拼音:
chéng sú
1.风俗、习惯。《荀子。正名》:「散名之加于万物者,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2.化成风俗。《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故万国莫不猎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分類:
固有
良好
习惯
风俗
《漢語大詞典》:
良法
(1).良好的法制、法规。
《
荀子·王制
》
:“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宋
王阮
《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
:“义廪真良法,皇家以备先。”
(2).指好的措施、方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
:“良法不可不行,佳种尤不可不拣。”
分類:
良好
法制
措施
法规
《漢語大詞典》:
时风(時風)
(1).应时的风。
《书·洪范》
:“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
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
《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
:“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
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
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
:“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分類:
时风
当时
应时
时或
良好
当代
教化
社会风气
《漢語大詞典》:
遇时(遇時)
谓碰到良好的时机。
《荀子·成相》
:“ 尧 授能, 舜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隋
李播
《天文大象赋》
:“壮 高祖 之遇时,聚五纬而相从。”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 房德 因不遇时,説嘴不响,每事只得让他。” 许地山
《〈女国士〉后记》
:“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
分類:
遇时
碰到
良好
时机
《漢語大詞典》:
祝颂
向人表达良好愿望。例如:昏君深居宫中,所能听到的尽是些祝颂阿谀之词。
分類:
祝颂
人表
表达
良好
愿望
《國語辭典》:
发育(發育)
拼音:
fā yù
1.滋生长养。《礼记。中庸》:「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明史。卷二五五。黄道周列传》:「惟孝弟之人始能经纶天下,发育万物。不孝不弟者,根本既无,安有枝叶。」
2.人自初生至成年,身体逐渐壮实,称为「发育」。如:「几年不见,当年的小男孩已发育成为健壮的青年。」
分類:
萌发
生物
指发
发展
发育
生长
状况
成熟
良好
机能
构造
从简
简单
复杂
《漢語大詞典》:
明行
良好的行为。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
:“长夜饮酒,悖乱明行。”
分類:
良好
《漢語大詞典》:
善俗
(1).改良风俗。
《
易·渐
》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孔颖达 疏:“君子求贤,得使居位,化风俗使清善。”
《
宋史·张载传
》
:“﹝ 载 ﹞举进士,为 祁州 司法参军 云巖 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
卷下:“若后世作乐,只是做词调,於民俗风化,絶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
(2).良好的风俗。 明
宋濂
《六经论》
:“心既不正,则乡閭安得有善俗,国家安得有善治乎?”
分類:
良好
改良
风俗
《漢語大詞典》:
佳思
(1).美好的意趣;良好的心绪。 宋
陈师道
《晚望》
诗:“称目有佳思,侧径无好步。” 宋
范成大
《清逸江》
诗:“朅来车马路,悒悒佳思败。”
(2).好的构思。 宋
邓椿
《
画继·侯王贵戚
》
:“少即敏慧,仪矩端庄,作芦雁,有佳思。”
分類:
美好
构思
意趣
良好
心绪
《漢語大詞典》:
行治
普遍良好。
《
逸周书·度训
》
:“是故明王明丑以长子孙,子孙习服,鸟兽仁德,土宜天时,百物行治。”
(1).行谊治绩。
《
汉书·何武传
》
:“ 九江 太守 戴圣 ,礼经号 小戴 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 宋
王安石
《王深甫墓志铭》
:“世皆称其学问、文章、行治,然真知其人者不多。”
(2).品质才能。 宋
秦观
《人材》
:“器识閎而风节励,问学博而行治纯。”
分類:
行治
普遍
良好
品质
才能
治绩
《漢語大詞典》:
美风(美風)
(1).好风,和风。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
:“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 唐
皎然
《苦热行》
:“捧玩烦袂涤,啸歌美风生。”
(2).良好的风化。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
:“美风允迪,德音孔修。”
分類:
良好
好风
风化
和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