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舒放
(1).放纵。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左将军 李粟 性简慢,常对 珪 舒放不肃,咳唾任情, 珪 积其宿过,遂诛之。”
(2).舒展。《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闲而体舒放。”
(3).散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里舒放出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也许有人想起的,是快乐地舒放着烟花的工厂。”
(2).舒展。《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闲而体舒放。”
(3).散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海世间》:“割不断的轻烟,缕缕丝丝从烟筒里舒放出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也许有人想起的,是快乐地舒放着烟花的工厂。”
《國語辭典》:逶迤(逶迆) 拼音:wēi yí
斜行的样子。《增广字学举隅。卷三。韵辨辑略》:「逶迤,斜行貌。」
《國語辭典》:逶迤 拼音:wēi yí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狭小。如:「你这样心胸局促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