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郑至道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知天台县,为政宽简,专务教化,民心悦服。后秩满,邑民攀留,不忍其行,因留家松关。后有“松关留郑”故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5—762 【介绍】: 亦称唐明皇。唐朝皇帝。睿宗第三子。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始封楚王,后为临淄王。中宗景龙四年,密谋匡复,起兵诛韦后,奉父睿宗即帝位。旋受禅为帝,在位四十四年。初以姚崇、宋璟为相,革除弊政,国力强盛,史称开元之治。后宠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相继执政,吏治腐败,又好声色,奢侈荒淫,至天宝十四载,爆发安史之乱,避难奔蜀。太子李亨即位灵武,被尊为太上皇。返京居西内,左右悉遭贬逐,抑郁而卒,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5—762 即唐玄宗,谥曰明,故亦称唐明皇。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封临淄郡王。因诛韦后有功,立为太子。先天元年(712)继位,在位45年,前期励精图治,以张九龄、姚崇、宋璟为相,形成“开元之治”;后期沉湎酒色,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执政,国事日非,终于引发“安史之乱”。后因受肃宗监视,悒郁而死。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玄宗多才多艺,知音善书,工诗能文。王世贞云:“明皇藻艳不过文皇(太宗),而骨气胜之。”又云:“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艺苑卮言》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诗序1首。
唐诗汇评
李隆基(685—761),即唐玄宗,世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睿宗第三子。景云初,以诛韦氏功,立为皇太子。延和元年即帝位。天宝末安禄山叛乱,潼关失守后奔蜀,册太子亨即位灵武。两京收复后,还京。上元二年卒。隆基多才艺.知音律,善书法,工诗能文,有《玄宗集》,己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词学图录
李隆基(685-762)庙号玄宗。陇西成纪人,睿宗第三子。《旧唐书·本纪》称"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有《好时光》词云:"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全唐文·卷二十
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垂拱元年生。三年封楚王。长寿二年降封临淄郡王。韦后矫诏称制。帝定策讨乱。拜殿中监。唐隆元年进封平王。睿宗即位。立为皇太子监国。延和元年七月即位。累加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神文武孝德證道皇帝。至德元载七月禅位。册为上皇天帝。在位四十五年。年七十八。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元宗。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或曰:“唐自神龙以还,品格渐高,颇通远调。”夫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其于诗义,亦固然尔。玄宗内智明朗,睿心疏畅,既新国步,遂拾词华。开元之际,君臣悦豫,饯别临游,动纾文藻,而感旧瞩芳,探奇校猎,情欣所属,辄有命赋。一时赓歌之盛,上武虞皇,下收葑藻,词人竞进,六艺争长,固已陵夸建安之迹,而泳贞观之馀波矣。然贞观之初,浮靡虽去,而绮丽犹扬。殆乎垂拱之后,法章陈具,吏事深刻,人怀密志,无复疏节,先时风轨,为之一变。故感惕之言,易流于激,悲愤之调,不吐其华,骨气顿高,风神遂委,而藻思丽情渐异往时矣。天宝之后,治人凋谢,而乱梗外集,飘零奔溃,无复治朝之风,求之风人闲雅之意,盖亦徵(微)矣。三变之端,殆有出于此乎!
《艺苑卮言》
明皇藻艳不过文皇,而骨气胜之。语象,则“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语境,则“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语气,则“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语致,则“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
唐诗归
钟云:六朝帝王鲜不能诗,大抵崇尚纤靡,与文士竞长,偏杂软滞,略于文字中窥其治象。至明皇而骨韵风力一洗殆尽,开盛唐广大清明气象,真主笔舌与运数隆替相对。
源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782 【介绍】: 唐相州临漳人,字至道。源光誉子。以崇玄生及第。补太原府参军。丁忧后,改北都留守判官,历滁州长史、邠宁节度判官、杭州司马,官至楚州长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4—846 【介绍】: 即李炎。唐朝皇帝。穆宗第五子,文宗弟。初名瀍,后改现名。文宗疾大渐,宦官仇士良等矫诏废太子,立为皇太弟。即位后,用李德裕、李绅等为相,远贬牛僧孺、李宗闵等。又籍没士良家,平定泽、潞。会昌五年,命毁佛寺,僧尼二十六万还俗。然酷好神仙,以服金丹死。在位六年,卒谥至道昭肃孝皇帝。
全唐文·卷七十六
帝讳炎。穆宗第五子。元和九年生。长庆元年三月封颍王。名瀍。开成五年正月立为皇太弟。其年即位。会昌二年四月。上尊号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五年正月。又上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六年三月改今名。在位六年。年三十三。谥曰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元和,号野云。崇高节,至孝,养亲不仕。亲殁,终身闭门杜客。以诗鸣。后隐香岭,号冲和大仙,又号诗仙。
余至道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三四四
余至道,生平事迹不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至道,字保衡,莆田(今属福建)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知天台县,秩满因家天台。又知乐昌县。著有《琴堂谕俗编》、《锦囊》四集(《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已佚。事见清光绪《台州府志》卷六四。
全宋文·卷二一一三
郑至道,字保衡,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元丰三年进士。元祐二年,以雄州防禦推官知天台县。继知乐昌县。秩满,因家于台。著有《琴堂谕俗编》、《锦囊》四集。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60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至道。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初授会昌县尉,改宣州教授,除太常博士。历知永州、鄂州,任江西、湖南提刑,累擢司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路财赋。敢直言,有惠政。
全宋文·卷三五○二
汪叔詹(一○八一——一一六○),字至道,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授虔州会昌县尉,改宣州州学教授。尝权知芜湖,擢提举潼川路常平,枢密李纲荐为编修官。高宗即位,命权太常博士。绍兴中知鄂州,提点湖南刑狱,后以司农少卿总领湖广荆襄江西六路财赋以供军。绍兴三十年卒,年八十。见《新安志》卷七《汪少卿传》,《新安文献志》卷七七《汪公行状》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滕继远,字至道,与吴仁杰(字斗南,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有交往。事见《昆山杂咏》卷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至道,字竹逸,生平未详。按《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有赵至道,字师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历秘书丞、监察御史。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以权兵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疑为同一人,存以备参。
全宋文·卷六八七三
赵至道,字师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庆元二年登进士第。宝庆初除秘书丞,迁监察御史。绍定间为右谏议大夫。端平初权兵部尚书、兼同修国史。除宝谟阁直学士、知镇江府。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一、三二,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一八《赵至道知镇江府制》。
施至道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德祐元年(1275)任抚州知州,11月以城降。
谢一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浏阳州人,字至道。顺帝至元元年乡贡进士,尝为石林书院长。红巾军破潭州时被执,以不降被杀。

人物简介

简介
回回人。名伯笃鲁丁,以字行。至治元年(1321)乙科进士。顺帝至元三年(1337)任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至正元年(1341)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官至潭州路总管。
元诗纪事
至道字□□,回回人。至正间,任潭州路总管。
阎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阎邦,字至道,长沙府长沙县人,湖广群牧所籍。湖广乡试第七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