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解八块(大解八块)  拼音:dà jiě bā kuài
把人的肢体切割成八大块。比喻气愤至极、怒不可遏,欲置人于死地。如:「老李怒道:『我对你已仁至义尽,倘你再如此诬蔑构陷于我,我便将你大解八块,以消心头之恨!』」也作「大卸八块」。
《漢語大詞典》:哏绝(哏絶)
狠绝。凶恶至极。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三折:“则您那 康君立 哏絶,则你那 李存信 似蝎蜇。”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三折:“则听的喝一声马下如雷烈,恰便似鶻打寒鳩哏絶。”
分類:凶恶至极
《漢語大詞典》:都头异姓(都頭異姓)
谓富贵至极。新唐书·刘悟传:“﹝ 郭岌 ﹞事 悟 为牙将,常乐 滏山 秀峻,曰:‘我死必葬此。’望气者言:‘其地当三世为都头异姓。’ 河北 谓都头异姓,至贵称也。”
分類:富贵至极
《漢語大詞典》:积羞成怒(積羞成怒)
犹言恼羞成怒。谓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梁启超 《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既而臣民犯颜,友邦侧目,志不得逞,遂乃积羞成怒,大兴党狱。”
《國語辭典》:拜相封侯  拼音:bài xiàng fēng hóu
形容一个人功成名就,位极高官。《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一折》:「我则待休休游游,他道是御酒金瓯,浅酌低讴,锦带吴钩,拜相封侯。」也作「拜将封侯」。
《漢語大詞典》:刺心裂肝
谓悲痛至极。 明 张居正 《答参军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分類:悲痛至极
《國語辭典》:七窍生烟(七竅生煙)  拼音:qī qiào shēng yān
眼耳鼻口都冒出火来。形容十分愤怒。《荡寇志》第五回:「那太尉等待回来,看见儿子耳鼻俱无,又见那几个人这般模样,气得说不出话来,三尸神炸,七窍生烟。」也作「七孔生烟」。
《漢語大詞典》:罄困
贫乏至极。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吾徒匹夫,加之罄困,家有 长卿 壁立之贫,腹怀 翳桑 絶粮之馁。”
分類:贫乏至极
《漢語大詞典》:啮心(嚙心)
比喻痛苦至极。 茅盾 《子夜》六:“﹝ 吴少奶奶 ﹞暂时被 林佩珊 打断了的啮心的焦扰,此时是加倍顽强地在揉她,箍她。”
分類:痛苦至极
《國語辭典》:拍案叫绝(拍案叫絕)  拼音:pāi àn jiào jué
拍桌惊叹。表示情绪激动。《红楼梦》第七○回:「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当下邓九公听了,先就拍案叫绝。」
《國語辭典》:丧心病狂(喪心病狂)  拼音:sàng xīn bìng kuáng
丧失人性,举止荒谬、反常。形容人残忍可恶到了极点。《宋史。卷三八一。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隋唐演义》第七一回:「不意邪痴之念一举,那点奸淫,如醉如痴,专在五伦中丧心病狂做将出来。」也作「病狂丧心」。
《國語辭典》:丧心(喪心)  拼音:sàng xīn
失掉本心。《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落,还想著『风月』两字,真丧心之人了!」
《漢語大詞典》:嚼穿龈血(嚼穿齦血)
形容仇恨至极。 宋 文天祥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词:“想男儿慷慨,嚼穿齦血。”
分類:仇恨至极
《國語辭典》:叫苦连天(叫苦連天)  拼音:jiào kǔ lián tiān
不断的叫苦,表示痛苦到了极点。《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赵再理听说,叫苦连天:『罢!罢!死去阴司告状理会!』。」《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把帐一一的七折八扣算了,不管那些人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國語辭典》:尽善尽美(盡善盡美)  拼音:jìn shàn jìn měi
语本《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后形容事物极为完善美满。唐。韩愈〈与崔群书〉:「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也作「尽美尽善」。
《國語辭典》:街号巷哭(街號巷哭)  拼音:jiē háo xiàng kū
大街小巷的人都放声大哭。形容人群极度悲苦。《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也作「行号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