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贬绝(貶絶)
(1).谓贬抑至极点。《公羊传·昭公元年》:“春秋不待贬絶而罪恶见者,不贬絶以见罪恶也;贬絶然后罪恶见者,贬絶以见罪恶也。”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春秋於大夫主权之举,无不贬絶。”
(2).贬低。 唐 张九龄 《后汉徵君徐君碣铭》序:“先生则贬絶在心,而经脩於世。” 清 陈确 《大学辨》:“今使推高 禹 、 稷 、 尹 为大人之学,而贬絶 颜子 为小人之学,则可笑矣。”
《國語辭典》:咬牙  拼音:yǎo yá
1.形容极为愤怒。《红楼梦》第四八回:「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2.形容忍受极大的痛苦,坚持到底或下定决心。如:「为了让病痊瘉,他咬牙忍痛接受治疗。」「只要你肯咬牙,这事儿没有不成的。」《红楼梦》第五二回:「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怕宝玉著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挨著。」
3.计较分明、过于精明。如:「他为人向来很咬牙。」《红楼梦》第七四回:「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
4.严格不放松。如:「他要一咬牙,我们可就没法办了。」
5.一种睡眠中牙齿相磨的情形。多为消化不良的病象。《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一个人要吃多了,咬牙、放屁、说梦话,这三桩事可保不齐没有,还带著自己真会连影儿不知道。」
《漢語大詞典》:困亨
谓困窘至极则转向通达。易·困《困》,亨” 唐 孔颖达 疏:“君子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也。” 宋 范仲淹 《易义》:“极然后反,其困必亨,故曰困亨。”
《漢語大詞典》:辟踊
捶胸顿足。形容哀痛至极。辟,通“ 擗 ”。礼记·檀弓下:“辟踊,哀之至也。” 孔颖达 疏:“拊心为辟,跳跃为踊。孝子丧亲,哀慕至懣,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淮南子·主术训》:“衰絰菅屨,辟踊哭泣,所以諭哀也。” 清 戴名世 《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 志忠 仰天祝曰:‘以先帝之仁圣,遭祸乱至此,今无血胤,海内伤之,若果先帝子,愿天诱其衷。’遂辟踊大哭。”
《漢語大詞典》:无上乘(無上乘)
佛教浯。谓至极之佛法。大乘之别名。大宝积经卷二八:“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名无上乘。”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非忍心强制,不能超登无上乘也。”
《漢語大詞典》:盛尊
至尊。谓尊贵至极。 晋 潘岳 《西征赋》:“ 卓 滔天以大涤,劫宫庙而迁迹,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
《漢語大詞典》:贵满(貴滿)
富贵完足;富贵至极。后汉书·马援传:“ 援 谓黄门郎 梁松 、 竇固 曰:‘凡人为贵,当可使贱,如卿等欲不可復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松 后果以贵满致灾, 固 亦几不免。”宋书·王景文传:“贵高有危殆之惧,卑贱有沟壑之忧……然为教者,每诫贵不诫贱,言其贵满好自恃也。”
分類:富贵至极
《漢語大詞典》:热荒(熱荒)
热闹至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选甚士农工商,一地里闹闹攘攘。折莫老的、小的,俏的、村的,满坛里热荒。”
分類:热闹至极
《漢語大詞典》:痌切
悲痛至极。 明 张居正 《再乞守制疏》:“臣连日痌切穷苦,心藴结而难紓,语荒迷而无次。”
《漢語大詞典》:单耗(單耗)
耗损至极。单,通“ 殫 ”。新唐书·田悦传:“ 悦 自视兵械乏,众单耗,惧,不知所出。”
分類:耗损至极
《漢語大詞典》:搯膺
捶胸,椎心。谓哀痛至极。国语·鲁语下:“二三妇之辱共先者祀,请无瘠色,无洵涕,无搯膺,无忧容。” 韦昭 注:“搯,叩也;膺,胸也。” 清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手部》“搯”:“ 韦 注即俗谓椎心,丧礼有擗拊心也,则叩胸亦未为失。此正谓哀之甚,如欲挑出心肝者然。 韦 祇言其大意而已。” 汉 马融 《长笛赋》:“靁叹頽息,搯膺擗摽。”
《漢語大詞典》:憿绝(憿絶)
疾速至极。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上闻其名,徵拜虞部员外,在省籍籍,迁 万年 令,果辨憿絶。” 王伯大 音释:“憿,吉歷切,疾也。”
《漢語大詞典》:忠贯日月(忠貫日月)
忠诚之心上贯日月。形容忠诚至极。新唐书·郭子仪传赞:“ 子仪 自 朔方 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虽 唐 命方永,亦由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 宋 刘炎 迩言:“功盖天地,忠贯日月,进则毅然身任天下之重,退则怡然了无愠戚之容,求之於古,其 伊 周 之亚与?”亦作“ 忠贯白日 ”、“ 忠心贯日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於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卿忠心贯日,孤不罪也。”
《國語辭典》:无以复加(無以復加)  拼音:wú yǐ fù jiā
不能再增加。指已到达了极点。《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宋。王安石 周礼义序:「盖其因习以崇之,庚续以终之,至于后世无以复加。」
《國語辭典》:无可不可(無可不可)  拼音:wú kě bù kě
1.形容感激、喜悦的样子。《红楼梦》第二三回:「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
2.无所谓。如:「这件事对我来说,真是无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