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叨滥(叨濫)  拼音:tāo làn
贪心而行为不正。《庄子。渔父》:「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唐。成玄英。疏:「变改之际,建立功名,谓叨滥之人也。」
分類:自谦
《國語辭典》:丑末(醜末)  拼音:chǒu mò
自称鄙陋的谦词。《南史。卷二三。王诞传》:「天恩所覃,庸及丑末。」
《國語辭典》:刍议(芻議)  拼音:chú yì
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唐。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霸略近发于舆歌,皇图不隔于刍议。」唐。张说〈谏避暑三阳宫疏〉:「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
《漢語大詞典》:野贱(野賤)
村野贱民。多为自谦之词。 唐 方干 《山中言事寄赠苏判官》诗:“多是 元瑜 怜野贱,时迴车马发光辉。”
《漢語大詞典》:寸函
简短的书信。自谦之词。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晚间曾寄寸函,夜里又做一篇。”
《漢語大詞典》:玷冒
忝冒。自谦之词。犹言滥竽充数。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非智能足以谋国,劳烈足以及人,属在休明,詎容玷冒。”
《漢語大詞典》:陋才
谓缺乏才能。亦指缺乏才能的人。多用作自谦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荷印紱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况臣鄙概早盈,陋才久溢。”
《國語辭典》:小学生(小學生)  拼音:xiǎo xué shēng
1.在小学就读的学生,或指年纪较小的学生。
2.年纪较小的小孩。《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左思右量,恐怕善继藏怒,到遣使女进去致意,说小学生不晓世事,冲撞长兄,招个不是。」
《漢語大詞典》:惭罪(慚罪)
惭愧有罪。自谦之词。 宋 欧阳修 《与丁学士书》:“既默无所为,而至於书问亦不能时致其勤,其为惭罪,不待言矣。” 宋 欧阳修 《与蔡省副书》:“久不奉问,惭罪,惭罪!”
《漢語大詞典》:顽驽(頑駑)
愚笨而才能低下。多作自谦之辞。《后汉书·黄琼传》:“臣至顽駑,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臣以顽駑,器非其畴,尸禄负乘,夕惕若厉。”
《漢語大詞典》:劣兄
犹愚兄。自谦之辞。 清 李渔 《蜃中楼·警焰》:“二位贤弟,劣兄老朽无能,竟被凡夫所困,如之奈何?”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今年活了八十七岁,再三年就九十岁的人了。”
分類:自谦
《漢語大詞典》:谦己(謙己)
克己,自谦。 晋 陆机 《辨亡论》下:“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
分類:克己自谦
《漢語大詞典》:顽才(頑才)
愚钝的人。自谦之辞。后汉书·应劭传:“是用敢露顽才,厕于明哲之末。”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外嘉郎君谦下之德,内幸顽才见诚知己。” 张铣 注:“顽才, 璩 自谓也。”
分類:愚钝自谦
《國語辭典》:末官  拼音:mò guān
职位卑微的官吏。多为官吏自谦之称词。南朝梁。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恭承此嘉德,末官至南荆。」
《国语辞典》:末躬  拼音:mò gōng
卑微之身。为自谦之词。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