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土家族  拼音:tǔ jiā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或称意即本地人。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湖南西部和毗邻的湖北西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兼用汉语及苗语。由于居住山区,擅长开辟梯田,也种植油桐。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传统行火葬,后受汉族影响,亦行土葬。因与苗、汉杂居,故文化、生计都受到影响。
《國語辭典》:佤族  拼音:wǎ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南山区中。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德昂语支,有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推广。宗教信仰以崇拜自然为主。家庭组织为一夫一妻制,行自由恋爱,称为「串姑娘」。男性社会地位较高。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副。传统族习中有猎人头祭。文学创作丰富,造形艺术的成就也很高。旧称为「哈喇」、「佧喇」、「佧佤」。
《國語辭典》:泰山其颓(泰山其頹)  拼音:tài shān qí tuí
哀悼德高望重的人。语出《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國語辭典》:天之骄子(天之驕子)  拼音:tiān zhī jiāo zǐ
本为汉时匈奴的自称,后泛指得天独厚,倍受重视的人。如:「他家世显赫,且居要职,真可谓天之骄子。」《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漢語大詞典》:乡弟(鄉弟)
(1).称故乡同姓之弟。
(2).对同乡平辈的自称。
《國語辭典》:小妇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时妇女自称之辞。戏曲小说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今早张千进城,两个乘早将尸首埋藏停当,却来回复我小妇人。望青天爷爷明鉴!」
2.书名。美国女作家阿尔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为背景,描写马区家四姊妹的个性及生活。
《國語辭典》:小媳妇(小媳婦)  拼音:xiǎo xí fù
1.童养媳。如:「他有一个小媳妇,只等长大就能正式成亲。」
2.少妇,亦作为自称之词。如:「我是听隔壁那个小媳妇说的。」《金瓶梅》第六九回:「不打紧,太太宽心。小媳妇有个门路儿,管就打散了这干人,三爹收心,也再不进院去了。」
3.小老婆。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我那几个舅子,狼虎般相似,去那城中告下来呵,韩弘道为小媳妇逼死大浑家,连我的性命也送了。」
《国语辞典》:南面称孤(南面称孤)  拼音:nán miàn chēng gū
南面,君位。孤,君王自称。南面称孤指自立为君,称王天下。《庄子。盗蹠》:「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史记。卷五一。荆燕世家》:「刘泽之王,权激吕氏,然刘泽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也作「南面称伯」、「南面称王」、「南面为王」。
《国语辞典》:郝隆晒书(郝隆晒书)  拼音:hǎo lóng shài shū
郝隆于七月七日袒腹仰卧庭中,自称晒腹中书。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国语辞典》:各霸一方  拼音:gè bà yī fāng
各自称霸于一地。《三国演义》第七回:「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
分类:自称称霸
《国语辞典》:虾蟆跳在戥盘子里(虾蟆跳在戥盘子里)  拼音:há ma tiào zài děng pán zi lǐ
(歇后语)自称自赞。戥是一种小型的秤,通常用来秤金银珠宝或重量较轻的东西。此句讽刺人自我赞赏,自抬身价。《负曝闲谈》第二九回:「尹仁道:『我这脑袋还推板吗?』胡丽井在旁插嘴道:『这可成了虾蟆跳在戥盘子里──自称自赞了。』」
《国语辞典》:炎黄子孙(炎黄子孙)  拼音:yán huáng zǐ sūn
相传炎帝和黄帝为汉民族的祖先,因此国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国语辞典》:本科系  拼音:běn kē xì
1.学校里某科系对其他科系的自称。
2.指某一学术领域中最有关系的科系。如对中国文学而言,中文系就是本科系。如:「这次的国文老师甄选,一律要求具有本科系的资格。」
《国语辞典》:提罐  拼音:tí guàn
旧时有一些自称能炼银的人,设圈套哄骗别人提供母银后,趁机逃走,称为「提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回:「只要先将银子为母,后来觑个空儿,偷了银子便走,叫做『提罐』。」
《国语辞典》:博巴  拼音:bó bā
博,西藏。巴,词尾,指人。博巴为藏人的自称。译自藏语。也称为「百巴」、「藏巴」。
分类:词尾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