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草土臣
官吏在居丧中对君上具衔时的自称。 唐 陈子昂 《为宗舍人谢赙赠表》:“草土臣某顿首稽顙。” 宋 岳飞 《奏辞格外赙赠银绢札子》:“草土臣 岳飞 札子奏。” 宋 赵升 朝野类要·忧难:“丁忧者,既发丧居忧,如具衔,只称草土臣。”参见“ 草土 ”。
《漢語大詞典》:草土
(1).指居亲丧。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六月,丙子,以中书舍人 苏检 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时 韦貽范 在草土,荐 检 及 姚洎 於 李茂贞 。” 胡三省 注:“居丧者寝苫枕块,故曰草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 浚 身在草土,名繫罪籍,要誉而论边事,不恭而违詔书。”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管子·地员:“凡草土之道,各有穀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 尹知章 注:“谓此地生某草,宜某穀。造,成也。”
分類:亲丧土壤
《漢語大詞典》:八大王
(1). 宋太宗 第八子 周王 赵元俨 ,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王( 赵元儼 )性严毅,威望著於天下,士民识与不识,呼之曰‘八大王’,犬戎尤惮之。”后小说戏曲中多称“八贤王”。参阅宋史·周王元俨传
(2). 明 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献忠 自称。明史·张献忠传:“ 献忠 以 米脂 十八寨应之,自称‘八大王’。”
《漢語大詞典》:鄙闇
亦作“ 鄙暗 ”。亦作“ 鄙晻 ”。
(1).鄙陋昏昧。后汉书·赵咨传:“彼数子岂薄至亲之恩,亡忠孝之道邪?况我鄙闇,不德不敏。”《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南史·邓琬传:“ 琬 性鄙闇,贪吝过甚,财货酒食,皆身自量校。”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前汉书六:“ 莽 ( 王莽 )欲即真,亦何事此,盖乱贼之尤鄙晻者。”
(2).用为自称的谦辞。 宋 曾巩 《谢吴秀才书》:“顾不自足,忘前之患,而有求於鄙闇。”
《漢語大詞典》:商余(商餘)
唐 诗人 元结 ,少居 商馀山 ,著《元子》十篇,自称 元子 。见新唐书·元结传。后以“商餘”泛指 元氏 乡里。 金 元好问 《示侄孙伯安》诗:“我有 商餘 田,汝壮可耘耕。”
《國語辭典》:侍生  拼音:shì shēng
1.明、清两代翰林院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明代翰林,入馆后七科者称晚生,后三科者称侍生。
2.对于同辈或晚辈的妇人,皆自称侍生。《称谓录。卷三二。自称。侍生》:「今于挽妇人联幛中概称侍生。」
3.旧时地方官拜访乡绅,于名帖上自称侍生,以示谦虚。《儒林外史》第一回:「说罢,辞了危素,回到衙问,差翟买办持个侍生帖子去约王冕。」
《漢語大詞典》:日本人
自称“大和民族”。东亚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日本,其余分布在南、北美洲太平洋诸岛。约1.2亿人(1985年)。说日语。多信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有插花、茶道等习俗。主要从事工业,也从事农业和渔业。
《漢語大詞典》:绿耳梯
南唐 李从谦 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宋 陶谷 清异录·绿耳梯:“ 江 南 后主 同气 宜春王 从谦 ,常春日与妃侍游宫中后圃。妃侍覩桃花烂开,意欲折而条高。小黄门取綵梯献。时 从谦 正乘骏马击毬,乃引鞚至花底,痛採芳菲。顾谓嬪妾曰:‘吾之緑耳梯何如?’”参见“ 緑耳 ”。
《國語辭典》:绿耳(綠耳)  拼音:lù ěr
周穆王八骏之一。《列子。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也作「騄耳」、「騄駬」。
《漢語大詞典》:嫠家
寡妇自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
分類:寡妇自称
《國語辭典》:老骨头(老骨頭)  拼音:lǎo gú tou
老年人对自己,或他人对老年人的戏称。如:「拚著这把老骨头,我也要和你一起去!」
《國語辭典》:老婆子  拼音:lǎo pó zi
1.年老的女佣。亦泛指年老的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老婆子道:『老身是个老寡妇,夫亡多年,只有一子。』」《红楼梦》第七一回:「贾母忽想起一事,忙唤过一个老婆子来。」
2.称谓。对年老妻子的称呼。如:「老婆子!我们的儿子又写信回来了。」
《漢語大詞典》:亡荆
自称去世的妻子。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此本留为亡荆扶柩之费,一俟得有乡音,偿我可也。”
《漢語大詞典》:孝夫
古时丧妻者对亡妻的自称。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又 盘门 内 西泮环巷 石井阑上,有‘孝夫某为亡妻 何氏 四乙娘 ’字, 嘉泰 元年正月刻。又府前 西米巷 石井阑,有‘孝夫某为亡前妻 黄氏 十四娘 ’字, 嘉定 十七年十二月刻。是 宋 时有孝夫、孝妻之称。”
分類:自称
《漢語大詞典》:水宋
指 南朝 刘宋 。 刘裕 取得帝位后,自称以水德王。故旧史或称为“水宋”。南齐书·高帝纪上:“昔金德既沦,而传祚於我 有宋 ,历数告终,寔在兹日,亦以水德而传於 齐 。”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火宋:“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云:‘予家旧蓄 米 帖四十有五,一幅前有图书印章十餘枚……有曰“ 火宋 米芾 ”者。后有数十语云,正人端士,名字皆正,至於所纪岁时,亦莫不正。前有 水宋 ,故有 火宋 别之。’按 水宋 谓 刘宋 也。”参见“ 水德 ”。
《漢語大詞典》:水德
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谓以水而德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汉书·郊祀志上:“今 秦 变 周 ,水德之时。昔 文公 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漢語大詞典》:侍弟
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称谓录卷三十二引《春曹仪式》:“凡本衙门往来拜帖,不论新旧同僚,俱称侍弟,不称寅。”
《漢語大詞典》:鲰士(鯫士)
学识浅陋的书生。多作自称的谦词。 清 方履篯 《与江神笺》:“ 履籛 以朔方鯫士,炎国侨民,学愧通经,行惟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