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豚子
羌族
息妇
末职
奴胎
余小子
孤家
鄙子
贫衲
外私
触触生
贱奴
臣孽
东海公
洒家
《漢語大詞典》:豚子
猪之子。庄子·德充符:“ 仲尼 曰:‘ 丘 也尝使於 楚 矣,适见豚子食於其死母者。’”后为自称其子的谦词。 明 章懋 《与邓侍御书》:“仍令豚子,具词陈告,惟先生怜之念之。”
分類:自称谦词
《國語辭典》:羌族  拼音:qiāng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居四川西北边境的松潘、黑水、理县、汶川、茂汶等县。操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两种方言,大多兼通汉语,无文字。以农耕维生,兼事狩猎、畜牧。信奉喇嘛教及本身原始宗教。
《漢語大詞典》:息妇(息婦)
(1).媳妇,子妇。亦为子妇自称。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陈翰林:“乃召子妇詰之。云:‘老嫗言,来日郎君欲就息妇房中宴饮。’”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媳》:“古人称子为息,息妇者,子妇也。”
(2).妻子。亦为妇人自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名捕﹞曰:‘余病甚,吾妇往足矣。’妇摇手:‘我不耐烦。’名捕嗔駡曰:‘懒息妇,今日不出手,祗会火坑上摶老公乎?’”
《漢語大詞典》:末职(末職)
低级官吏。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韩 ( 韩翃 )悒悒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 韦巡官 知其名,与 韩 独善。”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即山 通侻,浮沉末职;晚临 南平 ,政声洋溢。”亦为属员或部下对长官的自称谦词。
《國語辭典》:奴胎  拼音:nú tāi
1.对奴婢的贱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则索倚定门儿手托腮,想别人家奴胎,也得个自在。」
2.鄙贱他人的称呼。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二折:「那搭里撞著,我把那背义的奴胎不道的索放了。」
《漢語大詞典》:余小子
(1).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礼记·曲礼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 郑玄 注:“辟天子之子未除丧之名。”礼记·曲礼下:“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
(2).古代天子及诸侯王对先王或长者的自称。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嗟余小子,乃罹斯殃。”一本作“ 予小子 ”。
《国语辞典》:孤家  拼音:gū jiā
王侯的自称。常用在小说、剧本中。《儒林外史》第八回:「你既是江西的能员,降顺了孤家,少不得升授你的官爵。」
《漢語大詞典》:鄙子
晚辈自称的谦词。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孀妻捧奠,出女尸丧,嗣男而杳杳江岭,鄙子而明明肺肠。”
《漢語大詞典》:贫衲(貧衲)
僧尼自称的谦辞。《卫藏通志》引 清世宗 《御制语录后序》:“既见,问难甚久,其伎俩未能令朕发一疑情,迫窘詰屈,但云:‘王爷解路过於大慧果,贫衲实无计奈何矣。’” 龙禅居士 《碧血碑》:“贫衲名唤 慧珠 ,本是蓬门弱质,曾充某邸小星,只因庚子国变,流离至此。”
《漢語大詞典》:外私
(1).古代士对本国大夫的自称。礼记·玉藻:“士曰传遽之臣,於大夫曰外私。” 孔颖达 疏:“凡大夫家臣称私,此士既不与大夫为臣,故对大夫称曰外私。”
(2).士、大夫对他国大夫、士的自称。礼记·杂记上:“﹝士﹞讣於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於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讣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礼记·杂记上:“﹝大夫﹞讣於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於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孔颖达 疏:“以是别国私有恩好,故曰外私。”
(3).私通外国。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今 齐 列为东藩,而外私 肃慎 。”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私与通也。”
《漢語大詞典》:触触生(觸觸生)
北周 熊安生 避大官讳的阿谀自称。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安生 ﹞将通名,见 徐之才 、 和士开 二人相对,以 徐之才 讳‘雄’, 和士开 讳‘安’,乃称‘触触生’,羣公哂之。”
《漢語大詞典》:贱奴(賤奴)
(1).詈词。下贱的奴才。《西游记》第七十回:“妖王上前喝道:‘好贱奴!怎么偷了我的金铃宝贝,在此胡弄!’”
(2).地位低下人的自称。
(3).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明 徐霖 《绣襦记·帮宦重媒》:“蒙抬举贱奴,笑妆奩衣饰无。”
《漢語大詞典》:臣孽
国君庶子对君的自称。世子为嫡,馀子为孽。礼记·玉藻:“凡自称……公子曰臣孽。” 孔颖达 疏:“称臣谓对己君也。”
《漢語大詞典》:东海公(東海公)
(1). 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 士达 自称 东海公 ,以 建德 为司兵。”
(2). 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 钱仲联 《黄公度先生年谱》:“ 黄先生 遵宪 ,字 公度 ,别署 观日道人 、 东海公 ……”
《國語辭典》:洒家  拼音:sǎ jiā
宋元时关西一带人的自称。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外扮曳剌上云)洒家是关西曳剌……。」《水浒传》第三回:「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