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奴才
本号
予一人
蜀才
颠草
迂夫
奴奴
仲家
孤妾
朕虞
陈仲子
宪属
鲁男子
谫谫
老叔
《國語辭典》:奴才  拼音:nú cái
1.奴仆。《红楼梦》第三二回:「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
2.骂人鄙贱之词。《孽海花》第一八回:「况且没有巴柄的事儿,给一个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喷人,自己倒站著听风凉话儿!」
3.庸才。《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颖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
4.清代太监及武臣对皇帝的自称。
《漢語大詞典》:本号(本號)
(1).原来的官号。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永明 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 丹杨 尹……四年,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餘悉如故。” 李善 注:“本号,卫将军也。”
(2).店、铺的自称。
《國語辭典》:予一人  拼音:yú yī rén
古代天子自称之词。《书经。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分類:帝王自称
《漢語大詞典》:蜀才
东晋 时 成汉 范贤 的自称。 贤 字 长生 。曾注周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有 蜀才 注, 江 南学士,遂不知是何人……而《李蜀书》一名《汉之书》,云姓 范 ,名 长生 ,自称 蜀才 。”参阅 吴承仕 《〈经典释文序录〉疏证》
《漢語大詞典》:颠草(顛草)
唐 书法家 张旭 时号“颠张”,僧 怀素 承 旭 自称“醉素”,两人善草书,世称其草书为“颠草”。亦泛指纵横奔放的狂草。 唐 怀素 《律公帖》:“ 律公 能枉步求贫道颠草,斯乃好事也。”宣和书谱·张旭:“﹝ 张旭 ﹞尝言初见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知笔意,及观 公孙大娘 舞剑,然后得其神,其名本以颠草,而至於小楷行书,又復不减草字之妙。” 吕更荣 《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一):“他的书法自 颜 柳 入二 王 ,楷法精绝,尤工颠草,笔迹雄强。”
《漢語大詞典》:迂夫
(1). 宋 司马光 自称。
(2).迂拙的丈夫。《绿野仙踪》第八三回回目:“捉姦情贼母教淫女,论亲事悍妇打迂夫。”
《國語辭典》:奴奴  拼音:nú nú
古代女子自谦之辞。《西游记》第三○回:「果然有书,就打死了,我也甘心;假若无书,却不枉杀了奴奴也?」《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阿喜留可笑道:『奴奴曾尝此味来,无何。』」
分類:妇女自称
《國語辭典》:仲家  拼音:zhòng jiā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元代时有「仲家」族称,属西南僰掸族系。散居于贵州中、西、南部,而以西、南部各县为多。以农耕为主要生计。今大陆地区统称为布依族。
《漢語大詞典》:孤妾
独居之妇的自称。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
分類:独居自称
《漢語大詞典》:朕虞
古官名。管理山泽。《书·舜典》:“帝曰:‘俞。咨 益 ,汝作朕虞。’”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益 作朕虞,育草木鸟兽。”汉书·地理志下:“ 秦 之先曰 柏益 ,出自 帝顓頊 , 尧 时助 禹 治水,为 舜 朕虞。”一说“虞”为官名,“朕”为 舜 自称。参阅尚书正义卷三。
《国语辞典》:陈仲子(陈仲子)  拼音:chén zhòng zǐ
人名。名子终,自称于陵仲子,战国时齐人。其兄为齐卿,食禄万钟,陈仲子以为不义而适楚,楚王闻其贤,欲以重金聘为相,拒而逃之,与妻子居于陵,织屦灌园,安贫乐道。
《漢語大詞典》:宪属(憲屬)
旧时属官在上官面前的自称。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假如当日 安学海 不作河工知县,怎的有那场事……这叫作天实为之,与我宪属什么相干?”参见“ 宪臺 ”。
《國語辭典》:宪台(憲臺)  拼音:xiàn tái
1.御史治事的地方。参见「御史台」条。
2.属吏对长官的尊称。《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禀帖赘说》:「回天挽日之功,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
《國語辭典》:鲁男子(魯男子)  拼音:lǔ nán zǐ
鲁国有一男子,独住一屋,一夜暴风雨,邻居寡妇的房舍坏了,便前往鲁男子住处,欲借宿一夜,鲁男子毅然拒绝她。见《诗经。小雅。巷伯》。后泛称不受女色诱惑的男子。《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那鲁男子既知不及,风雪之中,就不肯放妇人进门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深夜美人来至,遮莫是柳下惠、鲁男子也忍耐不住,怎教我不动心?」
《漢語大詞典》:谫谫(譾譾)
十分浅薄。亦用为自称的谦词。 宋 陆游 《贺留枢密启》:“世方譾譾以自营,公固落落而难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此数年中,海疆节度之人,溃防决藩之故, 粤 人能言之,外夷能言之,无俟譾譾之芻言矣。”
《國語辭典》:老叔  拼音:lǎo shú
称谓。对父辈长者亲昵的称呼。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二折:「老叔!你要时你拿了去罢!这衣袍铠甲。」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老叔!是他小后生家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