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玉局翁
东帝
某门
殷七七
本族
老娘
朴鲁
南燕
小孩
老姥
学儿
小的
奴才
本号
予一人
《漢語大詞典》:玉局翁
宋 苏轼 自称。 宋 苏轼 《永和清都观谢道士求诗》:“ 镜湖 勑赐老 江 东,未似西归 玉局翁 。”参见“ 玉局仙 ”。
分類:苏轼自称
《漢語大詞典》:玉局仙
玉局观提举的戏称。 宋 陆游 《口占送岩师还大梅护圣》:“ 放翁 白髮已萧然,黄纸新除 玉局仙 。” 宋 陆游 《真珠园雨中作》诗:“坐诵空濛句,予怀 玉局仙 。” 苏轼 曾任玉局观提举,此借指 苏轼 。
《漢語大詞典》:东帝(東帝)
(1).东方的帝王。 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吕氏春秋·孝行:“ 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 高诱 注:“ 齐 湣 王僭 号於东,民不顺之,故困於天下。”史记·魏世家:“﹝ 魏昭王 ﹞八年, 秦昭王 为西帝, 齐湣王 为东帝,月餘,皆復称王归帝。”
(2).东方的帝王。 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汉书·吴王刘濞传:“宗正以亲故,先入见,諭 吴王 拜受詔。 吴王 ……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3).东方的帝王。 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新唐书·南诏传:“ 閤罗凤 敛战胔,筑京观,遂北臣 吐蕃 , 吐蕃 以为弟……给金印,号‘东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 宋 陈经国 《沁园春·丁酉年感事》词:“悵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4).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 宋 戴炳 《初冬梅花偷放颇感》诗:“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 宋 罗烨 醉翁谈录·烟花诗集:“东帝初无厚薄情,恶花随分也能春。”
《漢語大詞典》:某门(某門)
犹某门下。自称谦词。朱子语类卷一三一:“ 魏公 在江中,忽有人登舟,公问为谁,云:‘ 苗太尉 使我来杀相公。’公云:‘汝何不杀我?’云:‘相公忠义,某门不肯做此事。后面更有人来,相公不可不防备。’”
《漢語大詞典》:殷七七
唐 代道士,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自称 七七 ,以善幻术著名。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五代 沈汾 续仙传·殷天祥:“﹝ 七七 ﹞醉歌曰:‘弹琴碧玉调,药鍊白朱砂。解醖顷刻酒,能开非时花。’”太平广记卷五二引 五代 沈汾 续仙传·殷天祥:“ 七七 酌水为酒,削木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驻,呼鸟自坠,唾鱼即活……凡诸术不可胜纪。” 宋 苏轼 《后十馀日复至吉祥寺》诗:“安得道人 殷七七 ,不论时节遣花开。” 清 赵翼 《戏为迭字体寄邵耐亭》诗:“消寒欲过 燕九九 ,催花拟唤 殷七七 。”
《国语辞典》:本族  拼音:běn zú
1.自称所属的种族。如:「我们不仅要认同本族的文化,更要加以发扬光大。」
2.自称所属的宗族。《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
《國語辭典》:老娘  拼音:lǎo niáng
称谓:(1)称老母。(2)妇人自称。含狂妄自大的意味。《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厮含脸,只指望老娘陪气下情。」(3)俗称妻子为「老娘」。
《國語辭典》:老娘  拼音:lǎo niáng
称谓:(1)旧称接生婆。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现放著剃胎头收生的老娘,则问他谁是亲娘?谁是继养?」《金瓶梅》第三○回:「我说是时候了,这六姐还强说早哩!还不唤小厮快请老娘去?」也作「老娘婆」。(2)称外祖母。《红楼梦》第七四回:「你是司棋的老娘,他的表弟也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
《國語辭典》:朴鲁(樸魯)  拼音:pú lǔ
质朴鲁钝。汉。刘熙《释名。释州国》:「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
《國語辭典》:南燕  拼音:nán yān
朝代名。(西元398~410),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鲜卑族慕容德所建,据有今山东省东半部及江苏省东北部一带。后为东晋刘裕北伐时所灭。
《國語辭典》:小孩  拼音:xiǎo hái
1.幼童。如:「这个小孩长得很可爱。」也称为「小孩子」。
2.子女。如:「你的小孩今年读几年级?」
《漢語大詞典》:老姥
(1).老妇人自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2).泛指老妇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菩萨以足指按地,魔兵却散,三女变为老姥。”太平广记卷一三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何比干》:“门首有老姥,年可八十餘。” 宋 曾慥 高斋漫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
《漢語大詞典》:学儿(學兒)
犹学生。旧时读书人或官场中自称的谦词。 明 无名氏 《东篱赏菊》第二折:“学儿是这 彭泽县 一箇县丞,近日撰将这箇 陶县令 来,十分兜搭,我试见他去。”
《國語辭典》:小的  拼音:xiǎo de
1.幼小的孩子。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一个妇人,怀里抱著个小孩儿,我问他声咱,兀那嫂嫂,你为何抱著这小的在此啼哭,可是为何那?」也作「小底」。
2.平民对官员或仆役对主人的自称。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张千云:『禀爷,真个通神!是有一眼井,小的下去,打捞出这个口袋来。』」也作「小底」。
3.对仆役的泛称。元。吴昌龄《张天师。楔子》:「净云:『老哥不知,但是我家的小的每,都是生药名!』」也作「小底」。
《國語辭典》:奴才  拼音:nú cái
1.奴仆。《红楼梦》第三二回:「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
2.骂人鄙贱之词。《孽海花》第一八回:「况且没有巴柄的事儿,给一个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喷人,自己倒站著听风凉话儿!」
3.庸才。《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颖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奴才也。」
4.清代太监及武臣对皇帝的自称。
《漢語大詞典》:本号(本號)
(1).原来的官号。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永明 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 丹杨 尹……四年,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餘悉如故。” 李善 注:“本号,卫将军也。”
(2).店、铺的自称。
《國語辭典》:予一人  拼音:yú yī rén
古代天子自称之词。《书经。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分類:帝王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