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无辔(無轡)
(1).谓驾马没有缰绳。
《邓析子·转辞》:“明君之御民,若御奔而无轡,履冰而负重。”
《孔丛子·刑论》:“ 孔子 曰:‘以礼齐民,譬之於御则轡也……无轡而用策,则马失道矣。’” 汉
张衡 :“常翘翘以危惧,若乘奔而无轡。”
(2).比喻驰骋自由。
《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轡,骋风无足。”
《國語辭典》:选修(選修) 拼音:xuǎn xiū
学生在可自由选择的科目中,选定所要学习的科目。如大学中的选修课程,相对于必修而言。
《漢語大詞典》:槛兽(檻獸)
笼中之兽。喻失去自由者。 汉
徐干 《中论·亡国》:“苟得其躯而不论其心也,斯与笼鸟槛兽无以异也。”
《國語辭典》:监禁(監禁) 拼音:jiān jìn
1.监察、禁止。《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不臣,监禁公卿,欲劫陛下。」
2.因被收监而丧失自由。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卷七二三。刑部。名例律》:「一凡监禁人犯,止用细鍊,不用长枷。」
《漢語大詞典》:犬儒
原指古 希腊 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人讥为穷犬,故称。后亦泛指具有这些特点的人。 章炳麟 《〈无政府主义〉序》:“若能循齐物之眇义,任夔蚿之各适,一人百族,势不相侵,井上食李之夫,犬儒裸形之学,旷絶人间。” 鲁迅 《而已集·小杂感》:“蜜蜂的刺,一用即丧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國語辭典》:自由诗(自由詩) 拼音:zì yóu shī
不拘韵律、不限行句、长短的诗体,以自由成章,而内容富于生命力为特色。创于十九世纪法国象徵派诗人。
《漢語大詞典》:逸麟
亦作“ 逸驎 ”。 指自由奔跑的麋鹿。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牺腯聚处,虽被藻绣,论其为乐,孰与逸麟之离羣以独往,吉光拆偶而多福哉!”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逸麟逍遥大荒之表,故无机穽之祸。”
《云笈七籤》卷九八:“逸驎逍遥大荒之表,故无羈络之忧。”
《漢語大詞典》:拘拳
拘挛拳曲。引申为受束缚而不自由。 宋
张九成 《秋兴》诗:“我生本閒放,胡为此拘拳。”
《国语辞典》:报官囚(报官囚) 拼音:bào guān qiú
比喻被名利欲望所羁绊而无法得到自由的人。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二折:「枉了俺这大罗仙来度脱你个报官囚,空笑杀城南老柳。」也作「抱官囚」。
《国语辞典》:帐棚(帐棚) 拼音:zhàng péng
可拆合自由搬运的组合式住屋或棚子。由可折叠的支架及帆布或皮革、塑胶布等组合而成,常用于游牧、狩猎,也应用在马戏团或露营、登山等户外活动等。
《國語辭典》:极权(極權) 拼音:jí quán
政治上的权力由个人或少数人绝对控制。如:「希特勒是典型的极权统治者。」
《漢語大詞典》:答剌罕
蒙古语音译词。原意为自由者、不受管辖者。为 蒙 元 时代的一种崇高封号。
《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三四年加封颜子父母妻懿旨碑》:“ 伯颜 太师 秦王 右丞相, 撒敦 答剌罕太傅左丞相,一处商量了。”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帝欲重旌其功,对曰:‘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遂封为答剌罕,与五品印,拨三百户以食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得自由之意,非勋戚不与焉。”
《漢語大詞典》:樊鹿
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 明
徐渭 :“君今幸不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國語辭典》:导体(導體) 拼音:dǎo tǐ
可传导电、热或光的物体。如金属、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等均为电的导体。
《國語辭典》:名士派 拼音:míng shì pài
旧指知识分子中,不拘小节、自由散漫的一流人。也指这种人的作风。如:「从他卓越豪迈的言行来说,可称得上是名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