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笼中鸟(笼中鸟)  拼音:lóng zhōng niǎo
比喻失去自由。《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吾乃笼中鸟、网中鱼。此一行如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不言屣网之羁绊也。」也作「笼中穷鸟」、「笼中之鸟」。
分类:失去自由
《漢語大詞典》:自选
动作者自由的选择,或他所希望的自由行动的。例如:自选手枪五十米赛。
可任意选择的,可由自己斟酌决定的,不强迫的、不强制的。例如:自选动作。
《國語辭典》:风议(風議)  拼音:fèng yì
讽谏论议。《诗经。小雅。北山》:「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分類:议论
《漢語大詞典》:纵鳞(縱鱗)
(1).指自由游于水中之鱼。比喻仕途得意。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2).放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西湖:“有亭二:一以滨湖,为祝网纵鳞之所。”
《國語辭典》:徒刑  拼音:tú xíng
对犯人依法监禁,并令其服法定的劳役。法律上分为有期、无期两种。
《国语辞典》:浅井(浅井)  拼音:qiǎn jǐng
深度未达第一不透水地层之水井,集取自由地下水,井深通常不超过二十公尺。
《漢語大詞典》:牵缀(牽綴)
(1).犹牵制。谓缀其后使不得自由行动。《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如使 石阳 及 青 徐 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知兵:“要知此兵之屯,在於牵缀贼势,使其左顾右虑,不敢併力攻城,而胜算在我矣。” 郭希仁 《从戎纪略》:“幸东南原及 黄河 岸诸路均未开战,各住画定地点,牵缀敌兵,得以无事。”
(2).连接。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弱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輒自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
(3).牵强凑合。 宋 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学者又习於当时之所谓经义者,剥裂牵缀,气日以卑。”
《國語辭典》:拜门(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门拜谢。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2.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3.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抚。伯芬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漢語大詞典》:伸头
比喻抛头露面,出来承担责任或获取利益。例如:遇到有利的事都伸头,碰到坏事都缩头,绝不是我们的性格。
受压制的人得以解脱,重获自由
《國語辭典》:禁闭(禁閉)  拼音:jìn bì
军中对犯错士兵的处罚方式。除作战训练及差勤外,于禁闭室行之,令犯错的士兵反省改过;禁闭期间为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漢語大詞典》:颛命(顓命)
谓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顓,通“ 专 ”。《汉书·陈汤传》:“ 汤 以吏二千石奉使,顓命蛮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盗所收 康居 财物,戒官属曰絶域事不覆校。” 颜师古 注:“顓与专同。”
《國語辭典》:抱官囚  拼音:bào guān qiú
1.囚犯、罪犯。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三折:「臣海外收伏了四百州,将凌烟阁番作抱官囚,久以后再谁想分破帝王忧。」
2.比喻贪恋功名利禄,无法得到真正自由的人。宋。黄庭坚 四休居士诗三首之一:「富贵何时润髑髅,守钱奴与抱官囚。」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蜗角蝇头,利名营勾,空生受。……假若便功名成就,算来则是抱官囚。」也作「报官囚」。
《漢語大詞典》:散序
隋 唐 燕乐大曲的开始部分。散板,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不歌不舞。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散序六奏未动衣,阳臺宿云慵不飞。”自注:“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唐 白居易 《王子晋庙》诗:“鸞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國語辭典》:借道  拼音:jiè dào
借路经过。《谷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赵刻曰:『君过矣!』」也作「假道」。
《漢語大詞典》:词儿(詞兒)
(1).韵文文体之一。即词。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三个爱这 柳七官人 ,曾作一首‘词儿’为証。”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才指手画脚的向大家説道:‘方才这 十三妺 姐姐不是在庙里墻上题那两行《北新水令》的词儿吗?’”
(2).指词话。 元 明 时的一种说唱艺术。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谢恩光拯济皆无恙,编作本词儿唱。”
(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也指说话、文章中的语句。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七:“我的题目中用了‘组织’这一个词儿。”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他是专门被派来招呼剧团的,在这一带是有名的‘瞎架’。起先,我不知道这个词儿,后来才体会到,就是好摊事管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