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2,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省气
血缘
小号
顺矩
天簧
自然铜
鸿混
圜道
棍成
漏气
人中白
决定论
坤典
原生环境
渊明体
《漢語大詞典》:省气(省氣)
古代星占家观察自然气色以下吉凶祸福。又称望气。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 李贤 注:“省气者,观城郭人畜气以占之也。”
《國語辭典》:血缘(血緣)  拼音:xiě yuán
血统上的关系。同血缘的人出自相同的祖先。也称为「血统」。
《國語辭典》:小号(小號)  拼音:xiǎo hào
1.对自己店铺的谦称。《官话指南。卷一。官商吐属》:「『宝字号?』『小号益泰。』」《老残游记》第七回:「所有这十县用的书,皆是向小号来贩。」
2.尺码小的。如:「这件衣服太大了,请帮我换件小号的。」
3.小便。如:「请等一会儿,我去上个小号。」
4.乐器名,铜管乐器。英文为Trumpet。以筒状铜管弯曲而成,有一杯型吹嘴,尾端扩大为喇叭口。演奏时用嘴抵住吹嘴吹气,振动管内气流发声。音质明亮高亢,变化丰富。常负责旋律部分的演奏,也是铜管乐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乐器。常用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管乐团、爵士大乐团或一般爵士乐,视曲目编制需求而有不同。也称为「小喇叭」。
《漢語大詞典》:顺矩(順矩)
谓顺应自然法则。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体资易简,应天顺矩。”
《漢語大詞典》:天簧
比喻在静境中感受到的自然音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太白》:“《法藏碎金》云:‘予因思静胜境中,当有自然清气,名曰天香;自然清音,名曰天乐;予故以所闻灵响,目为天簧,亦取天籟之义。’”参见“ 天籟 ”。
《國語辭典》:天籁(天籟)  拼音:tiān lài
1.自然界的声响,如风、雨、禽、兽声等。《庄子。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2.比喻诗文浑然天成、不经雕饰,而得自然之趣。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酬前进士崔潞盛制见寄因赠至一百四十言诗:「清词忽窈窕,雅韵何虚徐。唱既野芳坼,酬还天籁疏。」《品花宝鉴》第五四回:「这纯是血性语,几于天籁。香山诗当以此为第一。」
《国语辞典》:自然铜(自然铜)  拼音:zì rán tóng
自然产出的铜。属等轴晶系,多为次生,能达经济开采量者甚少。多成树枝状、块状或片状。呈紫红色,表面因氧化作用呈黑绿色。产于铜矿脉中,亦发现于砂岩、石灰岩及板岩中。
《漢語大詞典》:鸿混(鴻混)
谓自然之气迷蒙混沌。 唐 沈亚之 《祠汉武帝祈雨文》:“鸿混突渤,上蒙无垠,掩蔽光明,以垢春晨。”
《漢語大詞典》:圜道
天道,宇宙自然运行之常道。亦借指君主效法天道以实行统治的方法。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与角属,圜道也……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还周復归,至於主所,圜道也。”
《漢語大詞典》:棍成
自然而成。汉书·扬雄传上:“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棍成。” 颜师古 注:“棍成,言其有若自然也。” 王先谦 补注:“棍与‘混’同,今字作‘浑成’。”
分類:自然然而
《國語辭典》:漏气(漏氣)  拼音:lòu qì
1.气体外漏。如:「你没注意到你脚踏车的轮胎漏气了?」
2.比喻行为表现令人丧气。如:「这次比赛,大家对你的期望很高,你可千万别漏气喔!」
《漢語大詞典》:人中白
中药名。又称人尿白、尿白碱。为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清热解毒,祛瘀止血。旧时多用尿具内的灰白色沉淀物。《唐本草》作“溺白垽”。 宋 洪迈 《夷坚志再补·人中白》:“人中白者,漩盆内积起白垢也,亦秋石之类。”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溺白垽:“人中白。滓淀为垽,此乃人溺澄下白垽也。”
《國語辭典》:决定论(決定論)  拼音:jué dìng lùn
哲学上指意志受一定的因果法则支配,不能绝对自由的理论。也称为「命定论」。
《漢語大詞典》:坤典
大地的法则。指自然的规律。《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自我 大汉 ,应天顺民,政治之隆,皓若阳春,俯宪坤典,仰式乾文。”
《漢語大詞典》:原生环境
自然环境中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地域。如人迹罕到的高山荒漠、原始森林、冻原地区及大洋中心区等。在原生环境中按自然界原有的过程进行物质转化、物种演化、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生环境日趋缩小。
《漢語大詞典》:渊明体(淵明體)
指 晋 陶潜 ( 渊明 )的诗体。 陶 诗质朴自然, 唐 宋 以来,诗人多有模拟之作,以和 陶 诗为名,故有“渊明体”之称。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古今诗人多喜效 渊明 体者,如和 陶 诗非不多,但使 渊明 愧其雄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