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2,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涵涵
浪井
活泼泼
天政
讨便宜
反素
冥化
天损
靠天
玄窍
安服
酸雨
常顺
呵欠
昏氛
《漢語大詞典》:涵涵
(1).水波晃动貌。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宋 苏轼 《东湖》诗:“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
(2).雄浑自然貌。 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齷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 公输氏 当巧而不巧者也。”
《漢語大詞典》:浪井
自然生成的井。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漾醴泉於浪井,拂垂杨於御沟。” 南朝 陈 徐陵 《孝义寺碑》:“嘉禾自秀,浪井恒清。” 吴兆宜 注引 孙柔之 《瑞应图》:“浪井不凿自成。” 唐 李商隐 《为汝南公贺元日朝会上中书状》:“庆云非烟,浪井不凿。”
分類:自然生成
《漢語大詞典》:活泼泼(活潑潑)
(1).充满生机。 宋 葛天民 《寄杨诚斋》:“参禪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泼泼。” 明 冯梦龙 山歌·姐儿生得:“活泼泼箇鲤鱼弗要跌杀子了卖,要铜钱及早傍新鲜。” 叶圣陶 《搭班子》:“﹝ 乐水 ﹞说起活泼泼的春水,柔和而干净,叫人仿佛觉着堕入软美的梦里。”
(2).生动自然,不呆板。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三:“结尾活泼泼地,把捉不得,为不可及。”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虽然不过一种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点,叙述里夹着讥评,形成那时的 美国 姑娘,而作者以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脸上的笑影,却分明是有了年纪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纯熟的手腕,令人一时难以看出,仍不失为活泼泼地的作品。”
(3).形容人机灵。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测字》:“但须测字之人,心细而灵,活泼泼地,方能静会。”
(4).犹活动,不坚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这个夸説 张 家小姐才能,那个夸説 李 家小姐标致,説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泼起来。”
《漢語大詞典》:天政
谓自然的制约犹如政令、律令。也指天的职能。荀子·天论:“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杨倞 注:“天政,言如赏罚之政令。”大戴礼记·少閒:“天政曰正。”参见“ 地政 ”。
《國語辭典》:地政  拼音:dì zhèng
有关土地利用、徵收等行政事务。
《漢語大詞典》:讨便宜(討便宜)
谓谋求因利乘便,顺应自然。 明 袁宏道 《寄汤义仍书》:“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 漆园 首以《逍遥》名篇。”《冷眼观》第二五回:“低着头叹道:‘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衣吃饭讨便宜。’”
《漢語大詞典》:反素
(1).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周书·苏绰传》:“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莫不由此。”
(2).引申为归隐。 唐 司空图 《成均讽》:“编蓬反素,誓击壤以忘机。”
《漢語大詞典》:冥化
自然的化育。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恒沙閲国界,飞尘纪积劫,普冥化之所容,俱眇末其未央。”魏书·高祖纪论:“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於冥化。”《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契冥化,侔大造,灵效珍,神归寳。”
分類:自然化育
《漢語大詞典》:天损(天損)
自然的损伤。庄子·山木:“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 晋 陆机 《君子行》:“天损未易辞,人益犹可懽。”
分類:自然损伤
《國語辭典》:靠天  拼音:kào tiān
依赖天命。宋。史弥宁《友林乙稿。丁丑岁中秋日劭农于城南得五绝句五首之三》:「人事当先莫靠天,早修陂堰贮清泉。」
《漢語大詞典》:玄窍(玄竅)
自然的诀窍。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国子监松》引 曹代萧 诗:“问君何乃尔?劲节得玄窍。”
分類:自然诀窍
《漢語大詞典》:安服
(1).习惯而自然地实行。《汉书·谷永传》:“起居有常,循礼而动,躬亲政事,致行无倦,安服若性。” 颜师古 注:“安心而服行之,如天性自然也。”
(2).安定顺服。 晋 荀勗 《为晋文王与孙皓书》:“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后上下安服,群生获所。” 邓慕韩 《丁未黄冈举义记》:“在旧都司署成立军政府,布告安民,市廛不惊,四民安服。”
《國語辭典》:酸雨  拼音:suān yǔ
由燃烧煤、石油的火力发电厂、炼油厂、汽车所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经由风力进入大气中,和水蒸气起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以雨、雹方式降下便形成酸雨。酸雨会危害健康、污染湖泊、侵蚀土壤及腐蚀建筑物等。常见于高度工业化国家。
《漢語大詞典》:常顺(常順)
谓自然之性。逸周书·常训:“天有常性,人有常顺。”文子·微明:“ 老子 曰:‘有功离仁义者即见疑,有罪有仁义者必见信,故仁义者,事之常顺也,天下之尊爵也。’”
分類:常顺自然
《國語辭典》:呵欠  拼音:hē qiàn
一种因血液内二氧化碳增多而引起的生理现象。人在疲倦或想睡觉时,张口深深吸气,然后呼出的反射动作。《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他表兄更是妙人,衣服换过,靴子仍套在腿上,一个呵欠,烟瘾发作。」也作「哈欠」。
《漢語大詞典》:昏氛
阴暗的气氛。多指社会和自然的不祥现象。旧唐书·玄宗纪赞:“ 开元 握图,永鉴前车。景气融朗,昏氛涤除。”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送神》:“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