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0
词典
3
分类词汇
27
共27,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科学
形而下学
大学
格物
西学
艺学
格致
学科
公式
新文化
博物馆
洋学
形而上学
科学哲学
环境科学
《國語辭典》:
科学(科學)
拼音:
kē xué
1.以一定对象为研究范围,依据实验与逻辑推理,求得统一、确实的客观规律和真理。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泛指一切有组织、有系统的知识而言,可分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四大类。狭义则专指自然科学而言。
2.合乎科学精神和方法的。如:「警察办案的方式越来越科学。」
分類:
科举
反映
自然
自然科学
社会
合理
思维
客观
规律
分科
知识
体系
《漢語大詞典》:
形而下学(形而下學)
旧指自然科学。参见“ 形而上学 ”。
分類:
自然科学
《國語辭典》:
形而上学(形而上學)
拼音:
xíng ér shàng xué
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Metaphysics的意译。研究实有的学科,即论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拥有的特性。因研讨的对象为超物质、超感觉或超现象之物,故译为「形而上学」,于西元前四世纪由亚里斯多德首创。也称为「本体论」、「第一哲学」、「实体论」。
分類:
辩证法
社会科学
世界观
自然科学
《國語辭典》:
大学(大學)
拼音:
dà xué
1.高等教育机构。依学科领域分为不同学院,每学院又分若干系所或学程。
2.学成而治国。《礼记。大学》:「大学。」唐。陆德明。释文:「郑云:『大学者,以其记博学而可以为政也。』」
3.《礼记》篇名。相传为曾子所撰,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至宋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分類:
实施
科系
高等
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
学校
哲学
专科学校
社会科学
学院
文科
综合
性大
自然科学
大学
学等
理科
工科
《國語辭典》:
格物
拼音:
gé wù
1.穷究事物的道理。《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宋。
苏轼
〈
谢兼侍读表
〉:「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文武宪邦。」
2.纠正人的行为。《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和洽》:「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唐。刘禹锡〈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
〉:「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分類:
推究
正人
纠正
西洋
自然科学
《國語辭典》:
西学(西學)
拼音:
xī xué
1.周代的小学。因设于西郊,故称为「西学」。《礼记。祭义》:「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汉。郑玄。注:「西学,周小学也,先贤有道德,王所使教国子者。」唐。孔颖达。正义:「周之小学在西郊。」
2.近世由欧美各国传来的学术。清。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孙幼谷太守,力香雨孝廉,即余旧居为苍霞精舍,聚生徒课西学。」
分類:
时我
小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中国
《漢語大詞典》:
艺学(藝學)
(1).指经学;文章典籍之学。 南朝 梁简文帝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
诗:“艺学未优,声绩不树。”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
:“ 平凉 曾孙讳 倕 ,赠尚书礼部郎中,以艺学与 苏源明 相善。” 宋
曾巩
《应举启》
:“伏念 巩 材质浅陋,艺学荒芜。”
(2).指技艺之学。如应用科学、自然科学等。 清 马建忠
《富民说》
:“凡此皆我 中国 蚕书蚕説诸家所未之前闻,而彼皆创立艺学以教导民。”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下》
:“一为艺学科。凡天文、地理、测算、製造之类皆属焉。”
分類:
技艺
经学
艺之
文章
典籍
自然科学
《國語辭典》:
格致
拼音:
gé zhì
1.风格气韵。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昌花写生逼真,而笔法软俗,殊无古人格致,然时亦未有其比。」
2.穷究事物的道理来推求新的知识。参见「格物致知」条。
3.中国旧时称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为「格致之学」。
分類:
风格
气韵
对物
物理
化学
学等
自然科学
《國語辭典》:
学科(學科)
拼音:
xué kē
1.依学问内容、性质所划分的科别。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2.知识理论的科目,相对于术科而言。
分類:
学科
军事训练
按照
学校
训练
教学
学问
或体
科目
性质
体育
科举考试
划分
语文
门类
学业
数学
知识
地理
自然科学
生物
区别
物理学
化学
《國語辭典》:
公式
拼音:
gōng shì
1.数学问题中所设诸数,用文字表示其解得的具体结果,可适合于相类问题的算式,称为「公式」。
2.科学上可以通用的定则。
3.可以应用于同类事物的方式、方法。
分類:
公式
通用
自然科学
普遍
格式
同类
数学
符号
各个
定律
定理
式子
《國語辭典》:
新文化
拼音:
xīn wén huà
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达,而兴起的新思想与学术。
分類:
新文化
基于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兴起
思想
学术
文艺
《國語辭典》:
博物馆(博物館)
拼音:
bó wù guǎn
一种陈列各式各样物品,并永久保存及研究的场所。参见「博物院」条。
分類:
博物馆
搜集
保管
陈列
展览
历史
文化
艺术
自然科学
文物
标本
本等
机构
《漢語大詞典》:
洋学(洋學)
清 末称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为“洋学”。又称为“西学”。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
:“故於 沪 局之造轮船,方言馆之繙译洋学,未尝不反覆致意。”
分類:
西方
自然科学
社会
政治学
为
《國語辭典》:
形而上学(形而上學)
拼音:
xíng ér shàng xué
哲学的一部门,为英语Metaphysics的意译。研究实有的学科,即论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拥有的特性。因研讨的对象为超物质、超感觉或超现象之物,故译为「形而上学」,于西元前四世纪由亚里斯多德首创。也称为「本体论」、「第一哲学」、「实体论」。
分類:
辩证法
社会科学
世界观
自然科学
《国语辞典》:
科学哲学(科学哲学)
拼音:
kē xué zhé xué
关于科学(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哲学学说。其研究核心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引发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一、科学方法的检讨。二、科学名相的分析。三、科学知识成立可能性的检讨。四、科学形上假设的探求。五、科学宇宙观的成立及批判。六、科学与价值的关系。七、科学在文化上的地位之检讨。
分类:
要是
自然科学
哲学
学学
学说
《国语辞典》: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拼音:
huán jìng kē xué
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层面,并以减少与控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科学。
分类:
领域
涵盖
自然科学
工程
技术
社会学
经济学
法学
学等
层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