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臣人
臣位
邪臣
鼎臣
放臣
臣甫
弼臣
才臣
家臣
凡臣
三臣
宫臣
上臣
遗臣
官臣
《漢語大詞典》:臣人
(1).犹臣下。书·胤征:“先王克谨天戒,臣人克有常宪。”
(2).谓使人为臣。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之人与破於人也,臣人之与臣於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张守节 正义:“臣人谓己得人为臣。”
分類:臣下为臣
《漢語大詞典》:臣位
人臣的职责或地位。孔丛子·陈士义:“苟使朝臣皆有推贤之心,主虽不知人,则臣位必当。”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羣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國語辭典》:邪臣  拼音:xié chén
奸佞之臣。汉。陆贾《新语。辅政》:「邪臣好为诈伪,自媚饰非,而不能为公方。」《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天戒若曰,邪臣往来,为奸谗于汉,绝亡之道也。」
分類:奸诈官吏
《國語辭典》:鼎臣  拼音:dǐng chén
大臣。《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李膺传》:「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人鬼同谋。」
分類:重臣大臣
《國語辭典》:放臣  拼音:fàng chén
遭受放逐的臣子。《文选。马融。长笛赋》:「于是放臣逐子,弃妻离友;彭胥伯奇,哀姜孝己。」《文选。祢衡。鹦鹉赋》:「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
分類:放逐
《韵府拾遗 麌韵》:臣甫
杜甫北征诗臣甫愤所切
《漢語大詞典》:弼臣
辅佐之臣。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其始也,弼臣执国命者,无忧深思远之心。” 宋 陆游 《上郑宣抚启》:“弼臣同德,何难运帷幄之筹。”
分類:辅佐
《漢語大詞典》:才臣
干练之臣。韩非子·十过:“ 张孟谈 曰:‘夫 董閼于 , 简主 之才臣也。’”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始至 襄阳 ,詔拜諫议大夫,既至日,言事不阿权臣,謇然有直名,遂号为才臣。”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赠卫尉卿李公神道碑》:“能教厥子,并为才臣。”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苟有其人歟,虽生於穷乡,投於仕途,必能为才臣贤吏,而不能为庸宦,必能为文人通人,而不能为乡人。”
分類:干练
《國語辭典》:家臣  拼音:jiā chén
古代卿大夫家的属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臣不足,取于家臣。」《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漢語大詞典》:凡臣
一般臣子。后汉书·杨赐传:“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不敢自同凡臣,括囊避咎。”
分類:臣子
《漢語大詞典》:三臣
(1).古指三公、三卿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
(2).泛指重臣。 唐 李德裕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三臣皆就日,万国望如云。”
(3). 春秋 鲁 之 仲孙 、 叔孙 、 季孙 氏称“三臣”。
(4).指 卫 之 仲叔圉 、 祝鮀 、 王孙贾 。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上·卫三臣
(5).指 南宋 末抗 元 殉节的 文天祥 、 张世杰 、 陆秀夫 。 陶铸 《访崖门》诗:“纵使三臣能復国,也难五族共图存。”
《漢語大詞典》:宫臣
(1).太子的属官。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陆机〈羁宦〉》:“服义追上列,矫迹厕宫臣。”《晋书·郑默传》:“皇太子体皇极之尊,无私於天下。宫臣皆受命天朝,不得同之藩国。”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在东宫时, 鲁肃简公 宗道 为諭德…… 真宗 笑曰:‘公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元史·董文炳传:“皇太子闻之,谓宫臣 竹忽纳 曰:‘ 董文炳 深虑,非尔曹所知。’”
(2).犹近臣。君王左右的亲近之臣。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迟暮宫臣忝,艰危袞职陪。” 仇兆鳌 注引 赵次公 曰:“公拜拾遗时,掌供奉諫諍,故云宫臣袞职。”
《漢語大詞典》:上臣
贤臣。荀子·大略:“下臣事君以货,中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 杨倞 注:“人谓举贤也。”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遗臣(遺臣)
前朝之臣。多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安南纳款:“初征时,故 宋 陈尚书 子 丁孙 ,及其壻 梁奉御 , 苏少保 子 苏宝章 ,及 赵孟信 、 叶郎将 等,俱降附。盖 宋 遗臣逃异国,不特 陈宜中 入 占城 也。”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 有宋 遗臣 郑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庙。”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 文达 固以负贩为生,至是从 明 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 况周颐 蕙风词话二五:“ 坡公 不过逐臣, 遗山 则遗臣孤臣也。”
《漢語大詞典》:官臣
谓受天子之命所置的管理家邑的官吏。《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环 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曾臣 彪 将率诸侯以讨焉,其官臣 偃 实先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