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5,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朱买臣
柱石臣
迁臣
辞臣
干臣
谗臣
献臣
亡臣
臣谏
嬖臣
讲臣
谀臣
四臣
尸臣
农臣
《国语辞典》:朱买臣(朱买臣)  拼音:zhū mǎi chén
人名。(西元前?~前115)字翁子,西汉会稽吴人。家贫好学,以卖薪自给,妻羞之,改适他人,后买臣显贵,妇惭,自缢而死;买臣官至丞相长史,因与张汤相倾轧,遭诛杀。
《漢語大詞典》:柱石臣
担当国家重任的大臣。汉书·元后传:“﹝ 王商 ﹞内行篤,有威重,位歷将相,国家柱石臣也。”三国志·魏志·徐宣传:“ 宣 体履至实,直内方外……有託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漢語大詞典》:迁臣(遷臣)
指贬斥远地的官吏。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二:“自是迁臣多病,非干此地烟嵐。”
《漢語大詞典》:辞臣(辭臣)
文学侍从之臣。 宋 王安石 《题中书壁》诗:“夜开金钥詔辞臣,对御抽毫草帝纶。” 清 唐甄 潜书·善任:“嬖妾、媚寺、辞臣、谐优,皆屏而远之,以专于有道。”
分類:文学侍从
《漢語大詞典》:干臣(幹臣)
指精明强干之臣。
分類:精明强干
《國語辭典》:谗臣(讒臣)  拼音:chán chén
专进谗言的臣子。《战国策。赵策一》:「今君听谗臣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西游记》第三七回:「想必是国土不宁,谗臣欺虐,半夜逃生至此。」
《漢語大詞典》:献臣(獻臣)
贤臣。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 殷 献臣,侯甸男卫。’” 孔 传:“汝当固慎 殷 之善臣信用之。” 蔡沉 集传:“献臣, 殷 之贤臣。” 唐 方干 《途中寄刘沆》诗:“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昭宗相朱朴:“梦 傅巖 而得真相,则 商 道中兴;猎 渭 滨而载献臣,则 周 朝致理。”参见“ 献民 ”。
分類:贤臣
《漢語大詞典》:献民(獻民)
(1).犹贤民。原指 周 灭 商 后, 商 遗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书·洛诰:“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 殷 献民。” 孔 传:“﹝少子﹞行典常於 殷 贤人。” 孔颖达 疏:“ 周 受於 殷 ,故继之,於 殷 人有贤性,故称贤人。” 周秉钧 易解:“献民,贤民,与顽民相对,指服从 周 化者。”逸周书·作雒:“俘 殷 献民迁于 九毕 。” 孔晁 注:“献民,士大夫也。 九毕 , 成周 之地,近王化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在 周公 东征的过程中,大批 商 朝贵族成了俘虏, 周 人称他们为‘献民’。”
(2).泛指前朝遗民。 章炳麟 《〈南洋华侨志〉序》:“然自 赵氏 (指 宋 )之亡,逋臣献民,内偪胡寇,各往往彖走南国。”
《漢語大詞典》:亡臣
(1).逃亡之臣。礼记·檀弓下:“君惠弔亡臣 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於哭泣之哀,以为君忧。”战国策·齐策六:“ 莒 中及 齐 亡臣相聚,求 閔王 子,欲立之。 法章 乃自言於 莒 。共立 法章 为 襄王 。”
(2).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君王亡臣 句践 ,使陪臣 种 敢告下执事: 句践 请为臣,妻为妾。”
《韵府拾遗 谏韵》:臣谏(臣谏)
吴越春秋临非决疑君误臣谏
《國語辭典》:嬖臣  拼音:bì chén
受到宠幸的近臣。《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汉。桓宽《盐铁论。论儒》:「孔子适卫,因嬖臣弥子瑕以见卫夫人。」
《漢語大詞典》:讲臣(講臣)
为皇帝经筵进讲之臣。 清 唐孙华 《夏重谈金陵旧事》诗:“遥识讲臣面,备言宫壼事。”
《漢語大詞典》:谀臣(諛臣)
谄谀之臣。管子·八观:“諫臣死而諛臣尊,私情行而公法毁。”史记·龟策列传:“ 桀 有諛臣,名曰 赵梁 。”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目有眯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遂使諛臣乘隙以汇进,智士知微而出走。”
分類:谄谀
《漢語大詞典》:四臣
四类贤能的臣子。指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谏诤之臣、执法之臣。 明 高启 《四臣论》:“古之所以能国者,有四臣焉,何谓四臣?曰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諫諍之臣,执法之臣也。”
《漢語大詞典》:尸臣
(1).主事之臣。《汉书·郊祀志下》:“王命尸臣:‘官此 栒邑 ,赐尔旂鸞黼黻琱戈。’” 颜师古 注:“尸臣,主事之臣也。” 宋 司马光 《侍读王学士挽辞》之一:“贰负纍囚象,尸臣古瑑踪。”
(2).犹尸位之臣。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以非引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絀。”
《漢語大詞典》:农臣(農臣)
犹农官。 汉 扬雄 百官箴·大司农箴:“农臣司均,敢告执繇。” 唐 元结 《农臣怨》诗:“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分類: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