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膳食  拼音:shàn shí
饮食。《管子。入国》:「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减膳食,卑官观,省田官,损诸苑。」
《漢語大詞典》:内饔
(1).官名。周礼·天官·内饔:“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
(2).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内臣 郑昭信 掌内饔十五年。”
《漢語大詞典》:羞膳
(1).进献食品。仪礼·燕礼:“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
(2).膳食;美食。北史·后妃传上·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於故事十分之八。”
《漢語大詞典》:庖膳
膳食。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分類:膳食
《國語辭典》:食膳  拼音:shí shàn
肴馔、饮食。《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
《漢語大詞典》:甘膳
(1).珍馐美味。陈书·始兴王叔陵传:“初丧之日,伪为哀毁,自称刺血写《涅槃经》。未及十日,乃令庖厨击鲜,日进甘膳。” 唐 皎然 《送道琚上人还金陵》诗:“野实充甘膳,池花当綵衣。”
(2).泛指膳食。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公有老亲在北,且充甘膳之资。”
《國語辭典》:上方  拼音:shàng fāng
1.位置较高的地方。如:「他在书桌上方挂了一幅字画。」
2.天界。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说法。」《金瓶梅》第六七回:「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3.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和东方,为阳气所萌生之处,故称为「上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奸邪,辰未主之。」
4.天子所御用的东西。《汉书。卷九三。佞幸传。董贤传》:「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漢語大詞典》:上方剑(上方劍)
(1).即尚方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剑,表示授予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宋 陆游 《书志》诗:“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新授上方剑,么魔谁敢纵!”明史·蒋钦传:“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灕,仗枕狱中,终难自默,愿借上方剑斩之。”
(2).现多称“上方宝剑”。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达理 《路障》六:“ 秦越 终于拿到一把上方宝剑了。他指示市委印刷厂印了几千份,分发给各有关单位。”
《漢語大詞典》:宰臣
(1).为帝王主管膳食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下:“ 文公 之时,宰臣上炙而髮绕之, 文公 召宰人而譙之曰:‘女欲寡人之哽耶?奚为以髮绕炙?’”
(2).帝王的重臣;宰相。宋书·徐羡之传:“ 羡之 起自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元宗二则:“ 玄宗 初即位,礼貌大臣,宾礼故老……其他宰臣,优宠莫及。”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又谓旧岁星变考察,其所惩抑者,半为不附宰臣之人,此又大诬也。”
《國語辭典》:粱肉  拼音:liáng ròu
精美的膳食。《列子。九命》:「衣则文锦,食则粱肉,居则连欐,出则结驷。」《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今君后宫蹈绮谷而士不得裋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分類:精美膳食
《漢語大詞典》:廪给(廩給)
亦作“廪给”。
(1).俸禄;薪给。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自惭廩给厚,谅使井税先。”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工匠之计若干,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廩给之寡伙,咸俾刻于碑阴焉。”
(2).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于廩给,糜费於累岁,而追索於一朝,固亦难矣。”
(3).谓发给廪禄。《宋史·兵志八》:“乞严敕州、军按月廩给。”
(4).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 梅 或偶供廪给,必力辞不受。”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今则畎澮纵横,桑麻翳薈,神京廩给,悉仰南方。”
《漢語大詞典》:尚食
(1).官名。掌帝王膳食。 秦 始置。 东汉 以后,并其职于太官汤官。 北齐 门下省有尚食局,置典御二人。 隋 改为奉御。 唐 宋 因之,属殿中省。 金 元 尚食局属宣徽院。 明 设尚膳监,由宦官掌管。后用以指御膳。金史·海陵纪:“ 海陵 在位十餘年,每饰情貌以御臣下。却尚食进鹅以示俭,及游猎顿次,不时需索,一鹅一鶉,民间或用数万售之,有以一牛易一鶉者。” 清 周容 《芋老人传》:“今者堂有鍊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2).指司尚食之事。
《漢語大詞典》:良宰
(1).优秀的膳宰。膳宰,掌宰割牲畜及膳食之事的官员。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吕氏春秋·不苟:“ 繆公 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 高诱 注:“宰谓膳宰。”
(2).贤能的官员。 晋 陆云 《盛德颂》:“良宰内干,武臣外闲。”南史·褚玠传:“ 宣帝 谓中书舍人 蔡景歷 曰:‘ 稽 阴 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 唐 罗隐 《往年进士赵能卿见示叙》诗:“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
《漢語大詞典》:廪饩(廩餼)
亦作“廪餼”。
(1).旧指由公家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南史·萧正德传:“敕所在给汝廩餼。”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虽然廩餼各不一,就中总免拘常伦。”
(2).指科举时代由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唐 杜牧 《礼部尚书崔公行状》:“復建立儒宫,置博士,设生徒,廩餼必具,顽惰必迁。”元史·选举志一:“百官子弟之就学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增其廪餼。”
(3).泛指薪给。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另举在股董事十人,襄赞其成,重其事权,丰其廩餼。”
(4).赠送给人粮食之类生活物资。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丞相 ﹞久之方省曰:‘故人也。’遂廩餼之。”
《國語辭典》:宰夫  拼音:zǎi fū
1.职官名。周代掌理治朝之法的官。见《周礼。天官。宰夫》。
2.烹调食物的仆役。《礼记。檀弓下》:「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也称为「厨夫」、「厨子」。
《漢語大詞典》:券食
谓凭券供给的膳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买马牧马:“使臣、将校得迁秩转资,沿道数十州,驛程券食、厩圉薪芻之费,其数不貲。”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所从之吏卒,所批之券食,所受之礼馈,皆有明禁。”
分類:供给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