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颐颊(頤頰)
即腮颊。 宋 上官融 《友会谈丛·沧州节度使米信》:“供奉者形质么么,颐颊尖薄,克肖猢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李 晕生颐颊,俯首转侧而视其履。”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叶氏姊》:“﹝ 叶氏姊 ﹞终日向空絮语,两手作支吾拒抵之状,颐颊间时有伤痕,彻夜呼号,侍婢皆不得眠。”参见“ 颐頷 ”。
分類:腮颊
《漢語大詞典》:颐辅(頤輔)
腮颊。 清 沈宗骞 《芥舟学画编·约形》:“或显从眼梢下起一笔者,或隐傍眼梢外,上接眉稜下连颐辅者,亦当以淡墨勾取,后以色笼之,自觉隆隆隐起矣。”参见“ 颐頷 ”。
分類:腮颊
《漢語大詞典》:齿颊(齒頰)
(1).牙齿与腮颊。 宋 苏轼 《橄榄》诗:“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 宋 张耒 《旦起》诗:“瓦盎汲石泉,漱濯齿颊凉。”《人民日报》1990.4.16:“但见茶色乳白,一口初饮,口舌生津,齿颊流香。”
(2).嘴巴。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恨堕马妖妆,污人齿颊。”《明史·钱一本传》:“科塲弊竇,污人齿颊。”
(3).谓口头谈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灌夫 不负 竇婴 於摈弃之时, 任安 不负 卫青 於衰落之日, 徐晦 越乡而别 临贺 , 后山 出境而见 东坡 ,宜其足以馨千载之齿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每获餽饵,必分给其母,女亦略不置齿颊。”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吾非必谓情之一字,吾人不当置齿颊。”
(2).嘴巴。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截发》:“我帛束玄云,知难再结。恨堕马妖妆,污人齿颊。”《明史·钱一本传》:“科塲弊竇,污人齿颊。”
(3).谓口头谈说。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灌夫 不负 竇婴 於摈弃之时, 任安 不负 卫青 於衰落之日, 徐晦 越乡而别 临贺 , 后山 出境而见 东坡 ,宜其足以馨千载之齿颊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每获餽饵,必分给其母,女亦略不置齿颊。”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吾非必谓情之一字,吾人不当置齿颊。”